《业财融合趋势下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
主讲:王占军
张助理:166-1972-8484
一、 课程主旨:让业务和财务融合在一起。
1. 让懂经营的管理人员也懂财务(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经营);
2. 让懂财务的会计人员也懂经营(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管财务)。
二、 课程特点:
1. 学到财务管理的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的技能;
2. 传授业财融合的经验、掌握业财融合的方法;
3. 挖掘潜在的经营价值、创造丰厚的经营收益。
三、 课程大纲(课程总课时:12小时):
第一部分:业财融合让财务管理创造价值
1.
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懂财务的不懂经营、懂经营的不懂财务。
1)
现场讨论:“九段财务”——您做到了几段?
2)
影响您成为“高段位”财务人员的瓶颈是什么?
3)
“业财融合”——您是关注对错性?还是关注合理性?
2.
我们的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吗?
1)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而资本市场却更加低迷;
2)
案例1:从数据看国有企业的营运水平;
3)
案例2:世界五百强前十名企业的运行比较;
3.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1)
稻盛和夫为能何创造日航的奇迹?
2)
家庭生活就是经典的“财务管理”;
3)
家庭生活中的投资、融资、现金流量管理、以及利润分配;
4)
财务管理的循环程序;
5)
运用“PDCA”进行财务管理;
6)
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财务管理战略。
4.
业财融合才能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1)
案例3:巨人集团的沉浮揭示了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2)
企业内控体系中的财务管理要素。
5.
财务管理只有通过业务管理才能实现价值。
6.
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区别。
第二部分:构建业财融合的管理团队
1.
企业中的两大管理体系——主营业务流程体系与组织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
1)
现场讨论:管理是艺术还是科学?
2)
倡导“人、事分开”的管理文化——为什么要将“管人”和“管事”分开?
3)
变“职能管理”为“流程管理”。
2.
厘清主营业务流程体系是业财融合的基础。
1)
现场讨论:为客户和企业创造价值的是什么?
2)
流程体系的价值和作用;
3)
建立“端到端”的流程体系;
4)
谁来为流程体系保驾护航;
5)
流程管理的“三步曲”。
3.
优化组织结构体系是业财融合的关键。
1)
案例4:分析部分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
管理者需要全新的角色定位;
3)
建立适应新发展模式的《岗位职责说明书》 。
4.
现场讨论:财务人员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第三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是业财融合的起点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
预算管理:告别“感性”、拥抱“理性”;
2)
案例5: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3)
凡是既成事实的管理都是无效管理;
4)
案例6:到底是谁错了?
5)
预算的作用和原则;
6)
从经验到数据、从感性到理性;
7)
预算管理让企业管理从业余走向专业。
2.
预算中的财务管理逻辑。
1)
从预算管理的起点到重点;
2)
预算的分类。
3.
如何制定预算的经营目标。
1)
预测是可能、预算是必须;
2)
为何要制定“三级递进”的经营目标?
3)
企业不同阶段的预算管理重点是什么?
4)
企业永远只有“创业期”。
4.
常见的预算方式。
a)
基期预算的特点;
b)
零基预算的特点;
c)
滚动预算的特点;
d)
弹性预算的特点。
5.
预算的优化和调整。
6.
现场演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个预算大纲。
第四部分:资产管理是业财融合的重要内容
1.
资产中“易于癌变”的项目。
1)
“资产”质量是企业实现收益的基础;
2)
案例7:“四川长虹”沉浮的背后是不良资产的增加——假如您投资了四川长虹;
3)
现场讨论:结合企业的实际谈一谈您从“四川长虹”的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
4)
存货的风险有哪些?
5)
如何评价存货的周转情况?
6)
站在“业财融合”的角度应该如何管理存货?
7)
应收账的风险有哪些?
8)
如何评价应收账的周转情况?
9)
站在“业财融合”的角度应该如何管理应收账?
10)
案例8:某上市公司流动资产与负债的数据关系。
11)
收入和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经营绩效的全部。
2.
资产负债率——“杠杆究竟要多长?:
1)
“负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9:自身资本过少,杠杆效率太高是“雷曼兄弟”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案例10:堪比“雷曼兄弟”的恐怖:“光大银行”的债务违约;
4)
现场讨论:结合企业的实际谈一谈“杠杆率”的风险。
第五部分:利润管理是业财融合的切入点
1.
第二要素——“费用”:
1)
成本构成类型的详细分析;
2)
如何分清“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
基于“量本利”分析的不同对策。
2.
抓住企业中的“隐性成本”。
1)
现场练习:人力资源部应该如何降低成本和费用?
2)
我们常见的隐性成本有哪些?
3.
现场练习:站在“业财融合”的角度做降低本企业成本的计划措施。
1)
我们的主要成本项目有哪些?
2)
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变动成本?
3)
降低成本的空间在哪里?
4)
降低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第六部分:现金流量是业财融合的关键点
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特点;
5)
现金和现金流量的概念;
6)
企业现金流量的分类;
7)
《现金流量表》的填制原则;
8)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9)
《现金流量表》作用在于发现企业“被夸大的经营成果”。
10)
案例11:《现金流量表》使“中国蓝田”美丽的泡影破没;
11)
案例12:苹果成功背后的财务管理之道;
12)
案例13:“乐视”——无论商业模式如何新颖,财务数据依然是投资的关键。
2.
我们的现金流动情况分析。
3.
现场练习:站在“业财融合”的角度做本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计划措施。
第七部分:透过会计文章(三大财务报表)进行企业经营分析控制点
1.
三篇会计文章的关联关系。
1)
第三会计的三个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
三篇会计文章的关联关系。
2.
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1)
财务分析的意义在于发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
2)
财务分析指标的内容;
3.
杜邦分析法——发现投资价值。
1)
什么是杜邦分析法;
2)
杜邦分析法的逻辑;
3)
杜邦分析法的财务指标关系;
4)
案例实操:运用杜邦分析法对某家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5)
投资人应重点关注:“净资产收益率”。
4.
重要财务比率的讲解——洞悉企业经营风险风险。
1)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资产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
2)
现金比率:地主家还有“余粮”吗?
3)
已获利息倍数:企业能否把借款的利息赚回来;
4)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到底流动了几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