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2022-09-04 13:23:25)
标签:

殷墟

安阳

妇好

世界遗产

殷朝

分类: 亚洲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殷墟石碑,后面大门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安阳殷墟

世界遗产之旅第73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司母戊大鼎的放大模型,真品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学课本中曾学过司母戊大鼎,知道它是目前所知体形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来陆续看过一些青铜器后才知道它不仅是殷代最先进青铜铸造技术的杰出代表,更是商周时期社会礼制的完美缩影,司母戊大鼎的出土地正是安阳殷墟。有机会在开封开会,笔者往返绕路500Km去安阳看大鼎,结果到后方知大鼎真品已被北京国博收藏了。访鼎未遇虽为憾事,但安阳殷墟却深深的震撼了我。2012年笔者拜访墟博物馆时可谓门可罗雀,当时人们大多只知道西安有个兵马俑,却不知道安阳有座殷墟,从历史地位上讲,殷墟的历史价值尚高于兵马俑。殷墟填补了一段商周历史空白,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以后的周原遗址、丰镐遗址和洛阳西周都城串成一线。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武丁之妻妇好雕像,妇好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女将军

 

景点简介

“汤”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了商,历经1731王共550余年,到公元前1046年灭亡。商代早中期频繁迁都,曾定都于洛阳、郑州、邢台、内黄和曲阜等地,直到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迁到安阳后方才稳定,在安阳历经812王共255年。盘庚帝迁都安阳后使商朝走向繁荣,其后的武丁(妇好之夫)盛世达到鼎峰。位于安阳市西北的殷墟就是当年盘庚移都后的商朝中晚期都城遗址,建于公元前13191046年间,由王陵、宫殿宗庙和洹北商城三大遗址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的发掘开创了许多考古界先河,被评为20世纪中国考古百大发现之首、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使汉字成为世界三大文字之一。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地下王陵遗址,中间铜鼎为司母戊鼎出土位置


所在地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三千年前的甲骨,上面的篆刻文字清晰可见

 

经纬度坐标

东经1141850秒,北纬36736秒。安阳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是河南最北部。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比司母戊鼎稍小的司母辛鼎真品

 

访时间

201212月。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车马坑中的一人、二马、一车真品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祭祀坑中的真人殉葬者

 

遗产录时间/

2006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属重量级遗产,但地表荡然无存,可观赏性差,按庞氏评分标准为69分。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祭品坑中的日常用品

 

景点杂谈

殷墟跨越三千多个春夏秋冬,地上建筑荡然无存,仅仅保留了深埋地下并且侥幸没被盗墓者破坏的地下王陵遗址,再加上新建的殷墟博物苑和文字博物馆,形成了现在的殷墟景观。按现代眼光看地下王陵并不大,但当时的工程能力极端低下,比如制造司母戊鼎就需要200个人同时协调作业,挖王陵时铁锹尚未发明,工程之艰难可想而知。遗址中有中国最早的车马坑,当时还使用真人、真马和真车殉葬,几十人的殉葬者都被砍去双脚甚至拦腰砍断。在殉葬畜类里还看到了大象化石,第一次理解了为什么河南简称“豫”。殷墟甲骨文字的发现把中国文字史推进了上千年,甲骨文字在三千多年前就已成为成熟文字。殷墟已出土刻辞甲骨16万余片,包含近4500个单字,目前已释读约1500字,是中国汉字形成、演变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史诗级文物。殷墟博物馆的80米长回字形走廊的设计匠心独运,使人倍感天地之悠悠、人生之苦短。博物馆入口处为商代,在走廊内侧用青石做成一条时间线,将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灭亡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间约三千年的历史,依次展示给游客。

 

安阳殷墟--世界遗产之旅第73号
殷代象牙妇女头饰,做工已相当精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