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下曲》教学设计

(2020-07-06 07:48:42)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遁、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简单介绍:卢纶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3、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刚才同学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要学的则是第三首。
  二、教学古诗:
   1、朗读古诗:
    (1)要想学好古诗,必须首先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4)再指名读,齐读。
   2、自学古诗:
    (1)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2)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说一说,小组长进行总结。
      学习“单于、欲、将、逐”。
      单于:匈奴首领。
      欲:想要。
      将:率领。
      逐:追逐。
   3、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
    (1)通过刚才的自学,说说你懂得了那个词、那句诗的意思?
    (2)初步学习'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3)初步学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
  三、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
   1、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2、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3、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四、背诵古诗。
  五、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关诗。我们再来了解一些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五、作业:背诵此诗。

  板书:
                 塞下曲(其三)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得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更不如授之与渔场”。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古诗,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我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向它靠近。在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读懂了什么,汇报自己的理解,虽然简短的几个字的理解,我觉得反映出来的就是学生思考的结果。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浅显的理解囫囵吞枣的以点头的形式蒙混过关,而是把自己的表扬毫不吝啬的给与学生,这样既对孩子的思考过程给予肯定,又促使孩子向更深层次的理解去思考。从这堂课上,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古诗的理解就变得轻松自然。孩子有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在读的方面也就表现的不一样,课标中提倡的个性读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达到不同程度的读。最后,在诵读的基础上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读说结合,来感悟李广将军的高大形象,使古诗教学达到高潮。拓展训练,把孩子们的兴趣引申到课外,始终保持学生的乐学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