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需要一个稳定的三角——参加第九期安徽省教育系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学习(一)
今天,第九期安徽省教育系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在合肥市瑶海区和平东校礼堂正式开课了,来自全省各地中小学近140位致力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校长、老师成了此次培训班的成员。
今天给我们授课的是来自上海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博士。他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幸福的家庭需要一个稳定的三角》的专题讲座。杨教授全新解读了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子(女)组成的等边三角形,三者应该是平等的,是互相影响,互相教育,互相促进的。
杨教授认为家庭成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应三种教育,即: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和夫妻教育。
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起奠基作用的首先是父母的教育。因此,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一条边是“亲职教育”。“亲职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为父母教育,俄罗斯称之为家长教育,大体都是教父母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家长的专门化教育。 “亲职教育”涵盖父母的自身教育、父母对子女教育两大范畴的教育内容,要求父母在亲子互动过程中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认识儿童不同于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掌握孩子特有的言行、思维、情感方式,获得与孩子相处的特殊技能、技巧,进而有效地对孩子的健康、幸福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子职教育”就是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践行,帮助孩子了解、学习如何承担与他们年纪相符的生活职责。主要任务包括:一要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二要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让孩子健康成人。三要让孩子学会做“有教养”的人。
由于时间关系,杨教授只简单地讲解了一下“夫妻教育”,也就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夫妻关系和谐,坐好各自的位置,不断沟通、协调和整合,促进孩子的发展。
听了杨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如何消化掉这些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