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秋九姑中学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2019-01-28 09:29:17)
分类: 科研任务

2018年秋九姑中学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九姑中学  数学组

大题

题目类型

小题

满分

总人数

0分人数

满分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区分度

1

客观题

1

5.0

498

148

350

3.51

2.29

0.70

5.00

0.00

0.44

2

客观题

2

5.0

498

70

428

4.30

1.74

0.86

5.00

0.00

0.29

3

客观题

3

5.0

498

51

447

4.49

1.52

0.90

5.00

0.00

0.23

4

客观题

4

5.0

498

166

332

3.33

2.36

0.67

5.00

0.00

0.41

5

客观题

5

5.0

498

267

231

2.32

2.49

0.46

5.00

0.00

0.40

6

客观题

6

5.0

498

120

378

3.80

2.14

0.76

5.00

0.00

0.41

7

客观题

7

5.0

498

121

377

3.79

2.14

0.76

5.00

0.00

0.31

8

客观题

8

5.0

498

175

323

3.24

2.39

0.65

5.00

0.00

0.52

9

客观题

9

5.0

498

227

271

2.72

2.49

0.54

5.00

0.00

0.60

10

客观题

10

5.0

498

225

273

2.74

2.49

0.55

5.00

0.00

0.57

11

客观题

11

5.0

498

214

284

2.85

2.48

0.57

5.00

0.00

0.47

12

客观题

12

5.0

498

226

272

2.73

2.49

0.55

5.00

0.00

0.30

13

主观题

13-16

20.0

498

43

104

11.29

6.36

0.56

20.00

0.00

0.51

17

主观题

17

10.0

498

126

80

4.33

3.47

0.43

10.00

0.00

0.49

18

主观题

18

12.0

498

7

346

10.49

2.66

0.87

12.00

0.00

0.19

19

主观题

19

12.0

498

245

52

3.06

4.27

0.26

12.00

0.00

0.39

20

主观题

20

12.0

498

162

106

5.73

4.92

0.48

12.00

0.00

0.44

21

主观题

21

12.0

498

67

2

3.96

2.19

0.33

12.00

0.00

0.11

22

主观题

22

12.0

498

313

11

1.64

2.75

0.14

12.00

0.00

0.28

一,知识点分析

题号

题型

知识点

1

客观题

集合交并补运算

2

客观题

三角函数定义

3

客观题

分段函数

4

客观题

 三角函数定义

5

客观题

二分法

6

客观题

扇形面积,弧度制

7

客观题

函数定义域求法

8

客观题

齐次式化简

9

客观题

函数图象

10

客观题

比较大小

11

客观题

函数图象变换

12

客观题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13

客观题

三角函数周期性

14

客观题

诱导公式

15

客观题

抽象函数性质

16

客观题

函数模型

17

主观题

对数运算

18

主观题

集合交并补运算

19

主观题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20

主观题

运用函数理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1

主观题

待定系数法以及集合包含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2

主观题

三角函数

二、答卷分析

通过对武功县、三原县、乾县、礼泉县、渭城区、秦都区6个县区的数学试卷抽样调查和与部分老师座谈,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评分基本科学、合理,阅卷过程基本规范,评分标准把握大体得当,扣分、给分基本公平。

1.卷面问题

从抽样卷看,考生答卷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首先是书写不规范。例如,有些学生不会写大括号、逗号、根号等。其次是解答不规范,叙述文字少,表达不完善。演算过程详、略把握不当,如有些学生答题过程表述混乱、画蛇添足、拖沓冗长等,知识、方法运用不到位,促成错误。有部分学生将最后两个解答题只字未写(遇到不会做的题,要想办法尽量得分,难题不会做,不至于一点思路都没有,因此不要完全放弃了,放弃了你就一分都得不到。。还有些学生答题错位,书写超出规定范围(超出部分在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看不到,不会给分)。

2.评分问题

从抽样卷看,评分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高考评分主要是看点给分,不是写得多就得分多。只要抓住各个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行了,如果写的太乱,即使做对了也得不到全分。建议老师在今后模拟评卷中,最好能将学生的得分点用横线标记出来,以利于学生反思。

3.问题汇总

    从考生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没有牢固理解、掌握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总感觉概念、定理、公式都记得,就是不会用,或者在考试时想不起来。其实,他们的“记得”只停留在看到该内容或听到相关提示时“有印象”、“是学过的”,或者说,仅仅是“了解”,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当然不能做到“灵活运用”了。换句话说,那些概念、定理、公式等没有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或老师的知识、经验而已。部分同学选择题和填空题出错达到6个以上,纯粹是该生对基本知识点没有掌握。想在高考数学考试中拿高分,首先要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思想方法的掌握。在整张高考卷中基础题和中档题所占的比例最重,基本能达到80﹪以上。部分学生对含有一定思维量的解答题目感到棘手,得分不高。

2)数学素养较差,具体表现在:计算能力差。许多学生知道方法,但运算出错,如选择题中许多学生的答案接近正确答案,但要么丢了符号,要么部分数据错误。表达能力差。从答卷上可以看到,许多考生的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表述不清楚,失分较多,没有养成良好地表达习惯。推理证明能力差。数学推理证明需要思维严谨,步步有据,但很多考生在这方面表现很差,突出表现在文科和理科第18题上,许多考生推理无据,逻辑混乱,牵强附会。

   3)阅读能力差、思维能力薄弱、审题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读题看题审题不仔细,不全面,粗心大意漏掉条件等。

导致失分的原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考生所犯各种错误均是因为其数学基本功不够、运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掌握不好、思维能力薄弱、解题能力不到位导致的。但不能把失分原因都推给学生,有没有我们教师的失误呢?值得思考。

三、学习建议

突现学生主体,因材施教

学生是高考的直接参与者,高三复习的效果最终要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思维能力的提高来体现,复习过程中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复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不妨换位思考:学生为什么不听课?学生为什么听不懂?学生为什么能听懂,但不会解题?学生为什么会解常规题,但稍一变化就不会了?学生为什么自己不会做,但稍一指点就会做了?另外,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弱点和优势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好学生的分类推进,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层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尖子生除了加强解题思路、思维训练之外,还要在细节和规范上下功夫,中等生要抓住中低档题目不失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力争基础题不丢分,做好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第一问等等。

注重细节处理,规范作答

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重视细节规范书写很重要。教师必须有必要的规范例题板演,规范学生的书写,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规范性及严谨性,纠正平时答题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考试的方法。老师对书写习惯差的考生实行全员跟踪,临摹优秀答卷;要求学生平时作业、考试均严禁使用涂改液和透明胶带;阅卷场上凡是有书写不符合基本要求的一律以零分计。提倡学生分栏书写,将解答空间竖着一分为二,按上下、左右的方式书写,每行只写一个算式或一句推理式,左右中间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便于老师阅卷,所谓与人方便与已方便。

重视仿真训练,强化能力

实践表明,从基础到综合、再到应考适应性训练的轮次复习,是取得高考复习成效的好方法。采取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高考适应性训练,强化学科能力,提升应试技巧,使学生遇到一些新题型不至于慌了手脚。特别要做到:认真领会课标、考纲,在各类测试训练中,首先要将试题质量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帮助考生在最后阶段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适应高考试卷的内容、方法和氛围。第三轮复习应注意:建立网络化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精练、珍惜每一次训练反思领悟,提高复习效率主干知识七大块的浓缩整理训练落实,切忌走过场、搞形式强调反思,切忌题海战术。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学生跳出题海,教师跳进题海”。

关注思维过程,精讲精评

讲评前教师要独立研做试题。避开试题答案,独立研做试卷,不但可以提高和检验教师的解题能力,而且也是教师研究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独立做卷,教师能够透彻了解试题考查的重、难点,洞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关卡和容易出错的思维障碍,把握解题的一般性思路,探索简捷、高效的解题方法,体会和反思试题考查的意图和内涵,从而为诊断学生答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设计讲评策略提供依据。如果教师不独立做卷,不去亲身经历、体验这一过程,就难以深刻了解学生解题时的思维轨迹,就不可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从而降低讲评的针对性。独立研卷后再认真评阅试卷。

通过“复盘调研”制定讲评策略。讲评之前,要对学生得失分情况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定出补救措施,设计好针对训练题;将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初步订正错题,分析错因。为了深入的了解学生解题的思维轨迹,教师可以分层次找几名学生,了解他们答卷时的思维过程:哪些题,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严谨的、有序的、正确的?哪些题,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不严密的、混乱的、错误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思考?等等。我把讲评前的这种抽样调查称为“复盘调研”。通过学生对答题时思维过程的“复盘”,可以有效地制定讲评策略;不再单纯以“正确率”选择讲评题目,而是根据学生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和正确性选择讲评题目;不再以千篇一律的方法讲评不同的题目,而是根据不同题目中学生暴露出来的不同思维问题选择不同的讲评方法,我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以学生的思维误区为基点分类讲评。讲评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一题多解(变),多题归一,拓展思维;总结归纳,深化理解。讲评试题的选择要以学生思维误区为基点,对于学生因为马虎大意而出错的,一般不需要讲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改错;而对于学生解题时出现的典型的思维错误,必须进行讲评,且宜采用分类划归的方法进行集中讲评,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如对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可以集中讲评;对“形同质异”、“形似质异”的题可以集中讲评;对于试卷中的某类题只有一道无法归类的,可以设计变式来强化处理。通过这样的讲评,能够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这样的讲评效果才会好。

总之,试卷讲评要在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讲评,解决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思维问题。讲评前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试题中的创新生长点,通过归类设计、变式开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矫正思维问题,深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试卷讲评课上,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有效的发挥讲评课的功能。

引导题后反思,总结经验

解题教学中,再好的例题,再透彻的分析,如果缺少了题后反思,总结都会失去光彩。解题后必须反思!问题的解决大致分成那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做了些什么?条件用到哪里了?用到了哪些方法?涉及哪些思想?等等。通过反思,才能发掘出那些可以迁移到其他问题解答过程中的东西,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讲解题过程,更要讲思维过程;讲解法,更要讲算法;教解题,更要教怎样解题。解题是一个翻译过程(未知问题熟悉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解题是一个破案过程(执果索因逆推破案);解题是一个美容过程(你看哪里不顺眼,就可以从哪里下手,例如对含绝对值的题,当看绝对值不顺眼时就要想办法如何去绝对值)

总之,在后期教学中打破六个观点:讲得多≠掌握多;难度大≠能力强;技巧多≠分数高;时间多≠效益高;训练多≠掌握牢;考分低能力差。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需做到:查缺补漏——抓落实,专题讲座——建网络,综合训练——促能力,质量分析——找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