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淡淡》86-夜半歌声
(2022-10-29 22:49:19)
标签:
小说校园故事 |
分类: 《幽香淡淡》 |
熄灯后,米兰和柳莲子,这两个同班同学,虽说是隔墙而居,却是都没有睡意,躺在床上,想着她们的那一点小心思。其实,在别的寝室,或者整个宿舍楼内,能马上进入梦乡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人,从熄灯到真正入睡,还要有一段漫长的过渡呢。
睡觉前,大家陆续回归,洗洗涮涮,说说笑笑。轻松与快乐的气氛,充满了寝室这个临时的家。“文革”刚刚结束,那个时代的虚假,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势必会受到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封闭外表,更要封闭内心。
只有这日光灯下的寝室,才是个半开放之地,想说的话,想干的事,都会在这里曝光了,久而久之,也再现了各位同学的真性情。除非是老奸巨猾者,或经历过坎坷伤害之人。
就是有想装的也不行,总有露出尾巴的时刻,何况还有些调皮捣蛋的家伙,喜欢看人家的尾巴,就是想看看是灰太狼,还是喜洋洋。被揪者也只能一笑了之,同学吗,说话深了浅了的,都无所谓,要不怎么说,大学同学的友谊,不同一般呢?可以说,那个时候,同学之间的沟通了解,很多都是靠就寝前的这段时光。
所以,这是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光了。快乐的时刻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就到点了。躺在床上也可以再侃一会,可那快乐可就大打折扣了。谁都希望每晚统一熄灯的时间,再晚一点,延长一点是一点,尤其是那些气氛活跃的寝室,更是如此,因为往往为了高兴闲侃,而耽误了洗漱。在这一点上,男女无别,男生和女生的感觉是一样的。
可一到十点钟,寝室内外顿时就漆黑一片。到点关灯,这是规章制度,必须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谁都明白。如果在自己家里,普通百姓人家,更是早早吹灯关灯,没有电视没有娱乐,不年不节的,不早点睡觉干啥?没事别电灯熬油的浪费钱了。老人家们都是这么想的。
但如果在家中读书学习,你就是通宵达旦,把灯点上一夜,家里人也不会反对,而且还会再添加一根灯芯,或换上一个高瓦数的灯泡。第二天一早,作为奖励,母亲或媳妇,反正是最亲近的人,还会悄悄地煮一个鸡蛋,偷偷塞到读书人手里,免得让家人看见。高考前挑灯夜战时,这样的场景,您一定不会陌生,当然条件好的家庭,还有更好吃的等着呢。
可考上大学了,这些特殊待遇都没了,不再是给父母脸上争光的宝贝,在学校里,在关灯这个问题上,人人平等,谁也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特殊,得到多于一秒钟的灯光,那是绝对的平等,心里不满意,也都得忍着。
拉闸断电,是看门大爷的权利,那工作态度的认真,都令人称奇。时间控制那个准哪,分分秒秒都不带差的,而且天天如此,绝对地不含糊。每天晚上到了这个时辰,就是如此,从无例外。
熄灯前,位于三楼的一间男寝室内,传出了他们轻声哼唱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几个男同学正凑在一起,围在一个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旁,收听电影录音剪辑《冰山上的来客》。
这些刚解封的老电影,还没有条件去看,就是能听听,也是十分的过瘾。现在他们才知道,当年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和这些电影相比,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大家听得如醉如痴,大家都沉醉其中了,什么刷牙洗脸啊,都是俗事,早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可电影插曲实在是真好听,那位雷振邦老先生也是厉害,四首插曲,每一首都堪称经典。因为佩服,一位同学开始攀亲戚了,“哎,听说隔壁那哥们他爸,是这位作曲家的同学。”另一位反驳说,“不对,是这个电影里,乐队指挥的同学。”“那也和这个电影有关啊!”“快听,这是主题曲。”
“戈壁滩上的一股清泉,冰山上的一朵雪莲··”当悠扬的插曲传出时,有位男同学还跟着学唱了两句,“唱得不错啊!啥时候露一手啊!”这位说得不错,那位同学还真有歌唱天赋,只是两句,就看出了与众不同,歌声婉转飘逸,韵味十足。马上有粉丝追问,“你唱的这一首叫什么名?”“冰山上的雪莲”
“别说话,别说话,该女特务出场了。”知情者刚刚预报完毕,话音未落,突然间,灿烂的日关灯没了,室内的一切被黑暗吞噬了,只有那个女特务,假古兰丹姆发出阵阵狞笑,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幸亏这场面是在男寝室,要是发生在女寝室,胆子小的女生,肯定会一步窜到床上去。
你们文化人陶醉在精神生活中,忘记了洗脸洗脚,这些鸡毛蒜皮的凡人俗事,也忘记了时间,你们忘了,可人家没忘,一切都在照常运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北京时间22点整”这是对门另一部半导体发出的声音。
有位没洗没涮的影迷,发现问题了,“这不是才报时吗?他这拉闸提前了?”半导体的主人说,“经常这样,报时的声音刚开个头,咱们这灯就黑了,起码提前十秒钟。”另一位成了大家的“嘴替”,说出了大家想说不敢说,或来不及说的心里话,他有节奏地喊道,“闭灯!闭灯!就知道闭灯,应该叫他老闭灯”。
长短不齐的笑声,压过了半导体中的“女特务”,紧接着莫名其妙的响起了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先是独唱,二重唱,最后变成合唱,又忘记了洗脸,忘记了时间,那愤怒的大刀,穿越“女特务”和楼下的“老闭灯”,直接奔向了抗日战场,砍下了日本鬼子。这大刀砍得昏天黑地,突然,“铛铛铛”,楼上传来了敲击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