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淡淡》—15似是而非
(2022-05-08 09:12:06)
标签:
小说女大学生故事 |
分类: 《幽香淡淡》 |
一辆红色的大客车,沿着狭窄的街道,忽高忽低地向前行驶,街道两旁,居民楼外面的竹竿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遮挡了灰色的楼体,让人看不清她的本来面目。
座位上的米兰,情绪有些低落,这个所谓的葵街,其实就是一个郊区客车停靠站。自己当年回知青点的时候,就是要到这样的地方坐车,一般会在火车站附近,胡同里街道边桥底下,反正都不是城市亮点或主要街道,和客运站还不一样,火车站前绝对没有它的位置。
到现在为止,米兰体验有轨电车的愿望,是彻底落空了,她的记忆没错,学校地址一项,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的确标明是在那个“百年街”下车。可接站老师却明确告知,红条幅下所有新生,包括她米兰在内,都要走到葵街,统一乘车去什么新校区。
这学校建的可真够快的了,米兰清楚地记得,入学注意事项上写地址的那页纸,签署的时间是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今天是三月八日,也就两个月的时间,竟然建起了一个新校区?
听老爸说过,盖个土坯房也得一年半载的,而且冬天还不能施工,今天是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北方的冬天还没有彻底消失,那它这个新校区是在冬天里建造的?不操这个心了,反正不是她米兰一个人的事情,既然已经坐上了去那里的校车,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仅仅是新老校区的事情,还不至于让米兰心情异样,身边座位上的这位女同学,让她想起了刚才的情景。在去往葵街的途中,阴差阳错,和这位女生走到了一起,人生地不熟,米兰习惯性地闷头走路。人家却落落大方地伸出了右手,“你好,蒋芯蕊。”
这种自报家门的社交礼仪,米兰虽然不是很习惯,但也没耽误事情,还是照猫画虎地报出了名号,“你好,米兰。”可匆忙之中,她先腾出的是左手,未来得及再倒手,那只抢先的左手,已被人家热情地握在了手里,让她多少有些尴尬。
米兰怪自己左手一个箱子,右手一个网兜,哪像人家只是肩背一个黄书包,两手空空,随时可以伸出手去。虽然米兰的动作不符合标准的握手礼仪,充其量也只能叫拉拉手,但还是起到了社交的作用,因为握手之后,米兰的小黑皮箱,就跑到对方的手中。
蒋芯蕊善解人意,又很热情,刚刚相识,就伸出了援助之手,米兰也是真累了,从下车跑到现在,这雨中送伞的行为,虽然是小事,却是恰到好处,把米兰感动的又不知说啥好了,本想真诚地说声“谢谢你!”可能是想到了学雷锋做好事,鬼使神差,说出口的却是,“你是党员吧?”
米兰自己都觉得问话莫名其妙,哪有这么表达谢意的,没想到蒋芯蕊落落大方地给了个肯定的回答,“是”并补充说,“下乡几年,表现好的都入党了”米兰听后到是有些难为情了。
她也是下乡几年,可现在黄书包里装的还是团组织关系,入党申请书是写了,但目前还只是个积极分子。知青点几十个人,只有一名男党员,一直是大家仰慕的对象,那人的确优秀,能文能武,下乡前就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现在已经是省城一所大学的学生了。
所以,蒋芯蕊的回答,让米兰马上产生了敬佩之情。她发现高出一头的蒋芯蕊,帮忙拎着自己的箱子,依然身材挺拔,没看出一点费力的样子,人家边走边聊,淡定又从容,又随口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年轻人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下乡锻炼了筋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上大学又是新的起点,大学学习,不同于务农,学习知识,最怕的就是似是而非,所以一定要问个究竟才行。”蒋芯蕊侃侃而谈,随口一说,就是出口成章。
可对方的话,米兰是真没听明白,她没听懂,不是双方交流有问题,而是对方嘴里说出的声音和内容。要知道,对于自己的普通话,米兰是有一点小小骄傲的,语文这一科,从小到大都是轻松愉快,从写作文,到朗读课文,一直是班级的佼佼者,老师的宠儿,同学的羡慕者,可现在,那点骄傲荡然无存了。
对方的发音字正腔圆,发音规范,就是令米兰头疼的卷平舌发音,人家也是,舌头收放自入,像播音员一般,就是汉语拼音专家考她,估计也得是满分,自己和人家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更让米兰云里雾里的,是那个“似是而非”。上学时,自己也是全校有名的好学生,可从来不知道这个道理。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啊,那一刻,米兰似乎觉得自己又矮了一截。(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