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山后山的半山腰处,眺望泰山极顶。
电脑硬盘里存录着许多过往的岁月。
有断断续续的工作和生活日记,有匆匆忙忙路上拍下的风景。有些文字记录着的只是某时某刻掠过心中的某些思绪,现在读来,已经不知道这思绪由何而来,为何而发。但这的的确确是某个时刻从心头升起,并被我这喜欢敲打键盘的双手记录下来的曾经在心中飘过的思绪碎片。现在读起来,觉得可爱,也有几分珍惜,必定这也是我这喜欢胡思乱想的头脑记录下的一段带着时光刻度的记忆。
下面的文字是我2008年写的一篇《登泰山后山记》,一段可爱的小文字。图片是文字记录的这次登泰山后山时用小小的口袋机拍下的图像记录。
看着这短小的文字,会想起几十年陪伴在身边的那座叫作济南的城市,想起曾经居住过的经八路,想起趵突泉千佛山,想起仲宫,想起南部山区的徒步。
久居海外,看着这带着故土味道的文字,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浓浓的乡愁......
登泰山后山记: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可又感觉有许多话要说,心里感觉满是心事。仔细想想,或许真的没有什么可说可写的,存在于心的不过是一些情绪。只是不知道这情绪是因着季节的变化还是因着密密麻麻传递过来的思维信息。
其实,总是应该更快乐一点,一如自己一贯的外表。
在脚步纷纷的道路上,在茫茫烟尘的人海里,个人不过是匆匆过客,没有谁在意你留下了多深的脚印,带走了几多尘土。诚如你看前人渐行渐远,后人看你,其实一样是空空荡荡。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认真走过,即便是带着某些莫名其妙的情绪......
那天从玉泉寺出发,在泰山后山通往南天门的那条小路上行走,沟壑绵延的大山里,只有我一个人,脚下是一条石头堆砌的细细山路,感觉自己放佛无意间走进了如神一般存在的巍巍泰山苍茫的历史里。
这条在乱石堆里隐隐约约的山路,是很有年代了,路上的每一块石头都让人觉得凝重,拼接起来的石板都被踩踏打磨的光亮亮的。我问了玉泉寺边的老人,他们只知道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条能通向泰山山顶的小路,也知道有很多来自各地的人慕名前来寻踏这条山路,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条路开始于何时,更说不出是何方人氏用了多少时间修出了这条漫漫通天路。
有这里的老人说,这条隐藏在泰山后山山林里的小路,自古就有了。
这么说来,走在这里也算是一条古径通天路了。
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曾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走向他们心目中的崇高。这一刻我对这山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景仰,任由杂杂乱乱的一派胡思乱想蔓延开来。或许此刻,我的思绪无意间伴随我的脚步触碰到了生命和自然中的某些细节,在这绿树摇曳的泰山后山的山谷里。
我想,我或许正走在通古观今的时光隧道中,与前世今生的芸芸过往相互致意,即便我的思绪触及到的只是历史云烟里的淡淡风尘,可我已经如获至宝。
于是,我仿佛变得不再是我,而是一种虚幻,一种情绪。于是,我认真的去轻踏每一块石头,于是,我虔诚地坐下来,与路边的老松树对话。
不用寻找这漫漫山谷的小路上有过怎样的故事,也不用探求这举头望岳的石径边曾酝酿过怎样的诗篇。或步履蹒跚,或青衣红袖,或翩翩少年。
细细道来吧,我愿意静静地倾听。倾听山的心事,倾听路的心事,倾听小草和大树的心事。我无意倒转历史的车马,却依稀听到了历史隆隆的回声。在泰山后山这条通往山顶的小路上。
此刻,有山风阵阵吹过……
2021年清明节重记于奥克兰

站在后山的这个位置,已经是泰山高度的一半,继续登顶,大约还需要近三个小时的时间。

这条隐藏在后山的山路,断断续续的,直通泰山山顶。据说最少也有一百多年多历史了。




走在山涧里,路边的山泉水在脚下潺潺流过
翻过上面这座山头,就可以直达泰山山顶了,泰山玉皇顶下面那条长长的天街,在这里清晰可见了
在半山腰这个护林员的小房子里,。吃了护林员老乡做的午餐
再一次眺望泰山极顶那片巍峨的气象
最后修改于
2011-03-25 08:3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