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培育新时代幼苗
(2025-04-02 10:32:22)作为幼儿园教师,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论述后,我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塑造幼儿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奠基性作用。结合“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推进五育并举”等要求,我将在实践中从以下五方面探索幼儿教育路径,让红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一、筑牢“生活课堂”立德树人之基
在幼儿教育中,我尝试将德育融入生活场景。晨间活动时,通过“小小值日生”岗位培养责任意识;区域游戏中设置“中医院”角色体验互助精神;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劳动节”“端午节”实践活动。这些具象化的德育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体验。在绘本共读时,我选择《我骄傲,我是中国娃》等作品,用童趣的画面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孩子心中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
二、构建“浸润式”五育融合体系
在德育方面,我设计“情绪小怪兽”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识别、表达情感,培养同理心;智育中开展“自然探秘”项目,鼓励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脉,用天平称量果实,在实践中建立科学认知;健康活动中创设“红色”运动环境,通过“跨越封锁线”等游戏,锻炼体能的同时传承红色精神;美育环节,我们用稻秆拼贴"稻田里的动物",在劳动中发现艺术之美;劳动教育则开辟班级种植地,从翻土播种到收获分享,全程由幼儿自主管理。
三、构建身心防护立体网络
针对幼儿心理健康,建立“三阶守护”机制:晨检时通过拥抱和微笑传递安全感,自由活动时观察记录社交行为,离园前开展“心情晴雨表”分享会。在身体保护方面,设计“安全小卫士”主题活动,每周开展“1530”安全教育,开展防拐骗情景模拟、消防逃生演练,将自我保护教育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特别关注肥胖和特殊体质儿童,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与家长形成“1+1>2”的养护合力。
四、创新德育实践活动范式
结合稻香小镇地理优势,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们走进望亭稻香小镇的稻田。在“一粒米的旅行”实践中,他们参与收割、脱粒、碾米,体会“谁知盘中餐”的艰辛。这种田野里的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成为最生动的德育课堂。当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用稻草制作手工作品时,我适时讲述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让科学家的精神在稚嫩心灵中生根发芽。这种“实践德育活动”让抽象概念具象化,在真实场景中实现价值引领。
五、培育“四个自信”的时代儿童
面向新时代,我将继续探索“游戏化学习、生活化育人、社会化成长”的幼教模式。在建构区搭建“天安门”时,孩子们自发讨论“为什么天安门那么宏伟壮观”,这种教育契机正是最好的德育素材。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在浇水施肥中静待花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沃土。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持续深化五育融合,创新育人方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童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