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晴,今天下午终于搞清楚了这幅楹联)
今天傍晚的时候,我到了雁峰公园,走进了雁峰阁,去见南边木柱上的楹联,因为这幅楹联几次来都没有看懂,
楹联是用篆体写的。


楹联是用篆体写的。


中国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合称为造字六法。其实转注、假借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所以严格说来是四种造字法、两种用字法。象形就是勾勒形象,如山、水;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以强调,如上、下;会意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合起来组合成新字表新意。如休、鸣;形声字最多,部分表形,部分表声。如:样、钢;转注,转而相注解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两个以上的字互相解释。“考”是什么意思啊?“考”是“老”的意思。“老”是什么意思啊?“老”是“考”的意思。这就是转注。它没有造出新字来,所以说是用字法。假借,就是通假字。忘了某个字的写法,或者不想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写,另外找个字代替。如“蚤”者,“早”也。
上联中的“雁”字用的是象形法;下联中的“好”字就是会意。经过半个小时的辨认,终于知道了这幅楹联出自李白的诗:雁引愁心去,山含新月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