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演练及真题解析

(2019-03-06 17:04:27)
标签:

教师资格证真题

分类: 教师资格证题库

  一、案例分析题

  1.一天上课时,李老师发现班上许多同学的课桌上写了不少字,有自编的,有摘录名人的。内容多是健康的,但也有极少是消极的。有的同学写一句还不够,写了好多句。看到这些,李老师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学生仰慕名人,内心蕴藏着积极向上的激情。生气的是他们在课堂上胡写乱画,有失文明。

  李老师说了自己的看法后,便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凡是喜欢课桌文化的学生,今后可以用小卡片,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贴在课桌的右上角。每一个月,全班同学展开一次评比,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内容、形式、书写三个方面,评出全班最优秀的课桌文化。

  一星期以后,李老师发现同学们按她的建议做了,而且是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李老师认真地看了同学们的“座右铭”,内容健康、书写工整,非常感动,每一张小卡片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蕴藏着同学们一份向上的激情。

  问题:

  (1)本案例体现了德育中的什么原则?

  (2)你如何看待李老师的做法?

  2.张榜小学地处农村,校内无取暖设备,冬天只能靠生火取暖。一年级学生张明的妈妈怕学校没有火源,点不着火,儿子挨冻,就让他带一个打火机到学校以备急用。上课做游戏期间,老师有事外出,班里暂时无人看管。此时,张明拿出打火机点着小伙伴的衣服,把同学李明的胳膊烧成重伤。

  问题:

  (1)张明的妈妈有没有过错,为什么?她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张榜小学有没有过错,为什么?该小学应承担什么责任?

  二、材料作文题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近些年来,为了引导和督促孩子在家学习,一些教师习惯给家长布置任务,如检查作业并签名、出测试试卷、批改作业等,以为这样既督促、辅导了学生,又可以让家长了解、参与子女的学习成长,充分负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一部分家长乐此不疲,积极配合;但也有部分家长感到精力有限,疲于应付,觉得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长作业”。

  同时,一些家长反映,有的老师布置低年级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并要求家长把故事记下来,孩子讲了十多分钟,家长可能要写三四千字:有的学校布置的“电脑小报”和“手抄报”作业,美编、文学要求超越学生自身能力,没有家长帮忙很难完成;有的老师要求孩子回家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及时打印出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有的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要求家长找器材、找道具、准备物品,家长觉得很为难,以致很多家长感叹,这哪里是孩子们的作业,分明是给家长的“家长作业”!

  【材料二】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其中,还列举了包括听读作业、听记作业、数学拓展作业,制作各类小报、搜集资料作业等11种有可能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作业情形。

  【材料三】家长到底该不该批作业、查作业、做作业,家长们对此看法不一。一些家长认为,各种作业和签字制度是在逼着家长“做作业”,是老师们在“偷懒”,把原本该老师完成的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当地一些家长指出,自己几乎“沦为了孩子的‘作业奴隶’”——平时工作已经忙的跟头驴似的,回到家还要批作业和做作业,这种“配合教育”的方式实在让人很无语。

  有的家长则认为,对于学校布置作业,要求家长配合批改、甚至参与的做法,家长就得无条件配合。虽然这样家长会很累,但对孩子会有所帮助。

  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认为,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并不是简单地陪孩子完成作业。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此应尽量让其独立完成。家长只要适当督促,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即可。

  某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没有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引导的家庭教育,都很难完成培养人、塑造人这样一个任务。但是如何能够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如何分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这个度就极为关键了,要掌握好这个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家长作业”为主题,结合自己的认知,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三、分析说明题

  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适度。

  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演练及真题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