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三次集体备课
(2020-06-11 16:34:24)
标签:
集体备课 |
分类: 语文组集体备课 |
|
知临寄宿学校教研活动记录 |
|||
|
时间 |
|
地点 |
微信群 |
|
参加人 |
四年级语文组 |
主持人 |
|
|
议题 |
如何开展诗歌的综合性学习 |
||
|
一、了解诗歌单元的编排 诗歌是文学宝库的瑰宝,叩击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第三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现代诗歌作品,以单元整组编排的形式呈现,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初步了解诗歌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本单元还编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根据需要收集的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这活动依托课文学习开展,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课后的“活动提示”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推进阶段,要求学生试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性学习”是成果展示阶段,要求进一步根据需要整理资料,并通过合作编诗集、办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展示。
二、 辛:合作编小诗可以在学完《短诗三首》后,让学生再收集冰心的短诗,并抄在自己的诗集本上。学完《白桦》后也让学生再收集现代诗到诗集中。 林:这样在跟诗歌单元一样,收集对应诗人的别的诗歌,然后让学生再创作,同样写到诗集之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写一写。 陈:自己编的诗歌集也可以设计精美一些,设计好封面,编一下目录,再设计封底。最后每个班选取一部分优秀的诗集作品可以展示一下。 黄:这样开展综合性活动做的诗集就会丰富多彩。到时候在班级里在开展诗歌朗诵会,诵读自己编写的小诗、收集的小诗都可以。补充一点,可以把自己的诗歌集取个书名,还可以动用家长把诗歌集做成电子诗集展示。 许:我们在让学生收集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在诗歌内容上多动脑筋,精心选取诗歌的材料要多样、内容有趣、形式活泼一点,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收集诗歌的兴趣。 徐:诗歌朗诵会可以在开展前,让学生看一下一些朗诵诗歌的视频,建立对“表情自然、添加手势”这一要求。这个作为评价标准,让学生提前按要求进行练习。在疫情时期,可以让学生通过钉钉上传视频,咱们再进行评价。 三、活动安排
摘抄诗歌
|
|||
|
知临寄宿学校教研活动记录 |
|||
|
|
地点 |
微信群 |
|
|
四年级语文组 |
主持人 |
|
|
|
如何灵活运用习作例文,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写景物 |
|||
|
一、主持人开场: 各位老师,大家好。4日2日,咱们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讨论主题: 如何灵活运用习作例文,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写景物。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个习作单元。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选编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及2篇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都按游览顺序进行写作的。这样的习作例文,正是孩子们学习的方向。 二、大家交流 (一)徐冬女老师:先请结合习作要求,聊聊自己的想法。 缪海岳:我觉得方位顺序和游览顺序比较好。空间顺序也要他们注意。 黄重阳:像写动物一样教会孩子运用思维导图,或者像今天的视频中教学一样画出游览路线图。 徐冬女:对,这样可以使得思路更加清晰。我记得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有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当时叫孩子们画过。应该没问题。那接着就如何更好地写出来。 辛丽萍:景物对孩子而言并不陌生,但他们并不了解观察和看的区别,虽然每天都在看,但不会有意识地去留意景物的特点,只是浮光掠影的印象,想要写好景物,首先要做到:眼中有物——确定写什么;眼中有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事物;眼中有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在哪儿突出重点;眼中有神——指导学生在描写时加入联想与想象,让景物活起来。 许素孩: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其中包含三个要点:一是移步换景时,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二是移步的过程中,在某个位置上观察时,要按顺序写观察到的景物(又包括两个小点,如果景物是静止的,怎样按顺序写;如果景物是变化的,又怎样按顺序写);三是重点写印象深刻的景物,并写出景物的特点。 辛丽萍:本周放假,可以让家长带孩子游览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用思维导图梳理游览地点,为下周的“游记”作好准备! 黄重阳:选准角度讲层次,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 (二)徐冬女老师:那么现在再来谈谈“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选编这2篇习作例文对习作有什么帮助。 徐冬女:那么现在我们继续来谈谈“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选编这2篇习作例文对习作有什么帮助。 许素孩:《七月的天山》一文,在介绍天山不同季节的特点上,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范例。教材中的批注也做了最为及时和适切的提示。写作时,可以让学生适当回顾此文,巩固学得的方法,让这一任务顺利完成。 林晓琪:这篇课文更妙的在于过渡句的运用。咱们一起看看。 缪海岳:《七月的天山》是美文,运用很多修辞手法和好词。只要告诉孩子用总分段式就会了。 林晓琪:这两篇习作,写作方法不一样,但都旨在引导孩子如何把景物写清楚、写明白、写得美。 程林仙:写作时过渡句运用如行云流水,使文章更加有层次感,在学习时,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巧妙的运用过渡句。移步换景一目了然。 许素孩:先让孩子划出这两篇课文中表明写作顺序的标志性语句。然后可以选择以“介绍校园”为例,让学生列写作顺序提纲。 林晓琪:以介绍校园为例,这个不错,好操作。对呢,在写作时,也要让孩子们如何抓住重点,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有详有略,为文章增色。 辛丽萍:写好一篇游记,确定要写的景物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做到按顺序写,写出景物特点,中间的过渡句就必不可少。 徐冬女:如何写好过渡句,苍南空中课堂教学视频指导十分到位。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实写景,无非就是表达对某一处风景名胜古迹的深刻印象,然后就是如何更好地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如果文字能很好表达,情自然流露其中。那么咱们归根结底用好例文,真正使得起到有利于作文的作用。 三、活动总结 大家都很棒,我听了很受启发,我总结了一下可以分几个方面入手: 1.选材上以熟悉的景物为主,最好是亲自去看过的地方。 2.立意主要借助景物特点描写,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抒发对景物赞美热爱之情。 3.结构上“总分总”,采用移步换景,用时空位移的关键词进行揭示进程。 4.写法上按照游览参观的先后顺序根据景物几个方面特点,狠抓重点,选取印象最深的景观,借助观察、联想、内心体验,运用不同修辞手法,写具体、写生动、写出景物特点。观察顺序与语言表达思路,语言表达形式和景物之间的关系,个体情感与当时的环境,“点”与“面”的结合,尽量抓取最重要、最有特点、最感兴趣、最有趣味的景点,作为特写镜头进行刻画。做到去粗取精,写真见真想真感情。 |
|||
|
知临寄宿学校教研活动记录 |
|||
|
时间 |
|
地点 |
微信群 |
|
参加人 |
四年级语文组 |
主持人 |
|
|
议题 |
如何结合当下疫情说新闻 |
||
|
一、教材分析 说新闻是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的的内容。平时会接触到许多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不仅能拓宽语文学习的路径,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材第一部分,揭示了获取新闻的途径,有报纸、电税、广播、网络等,启迪学生可以从各种途径获取新闻。 二、大家交流 缪海岳: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最近的新闻,并选择感兴趣的和同学分享交流。“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提示学生说话要有依据;“把新闻讲清,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黄重阳:提示学生说新闻要做到客观真实、如实讲述,尊重事实本身。“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提示学生在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升对新 闻事件的认识、思辩能力。 徐冬女: 我们可以提出口头表达的要求,要“准确传达信息”,从新闻内容角 度提要求出发,要尊重新闻事实,不能更改新闻内容。“清楚、连贯地讲述”,是从口语表达的角度,也就是要把新闻事件讲明白,口头表达要流畅。 (二)活动讨论 徐冬女:指导学生认真搜集疫情新闻,作好准备课前要组织学生搜集新闻。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搜集新闻。 许素孩:教师可以作一些必要的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新闻的时效性,要搜集新近发生的疫情相关事件;提醒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来搜集新闻,可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 林晓琪: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新闻,可以剪下来,可以打印出来,可以作记录,可以制作一些新闻小卡片等。 缪海岳:为了让学生搜集到非富的新闻素材,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拓宽新闻视野,搜集不同方面的新闻,并且更多地关注体现我国最新疫情的新闻。
林晓琪:在广泛阅读,搜集新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两则新闻重点疫情,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问题,提高对感兴趣的新闻的熟悉程度。 程林仙:如“这个新闻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新闻中有哪些人?新闻中发生的是什么事?读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想法?”等,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新闻的要点,为交流新闻作好准备。 许素孩:学生要明确说新闻的要求。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明确说的要求;还可以在学生说新闻的过程中,总结优缺点,明确说新闻的要求。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 林晓琪:学生说新闻时,既要重视个别展示,也要关注全员参与,两者要相互兼顾起来。教师可以先请几个学生说新闻,当讲述者分享完新闻后,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 辛丽萍:听众和讲述者可以重点围绕有没有准确传达信息,说得是否清楚、连贯,是否说明了新闻来源等方面展开互动交流。 徐冬女:听众也可以给讲述者提出一些讲述的建议。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不断内化本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教师可组织小组内说新闻。 赵瑞钦:小组内说新闻时,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交际互动,不能只是单向的新闻讲述。如,听众向讲述者提一些问题,小组内围绕新闻事件,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等。组内互动可以帮助讲述者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讲述,也可以让其他听众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程林仙:让新闻讲述变成互动分享的交际活动。说新闻时,还可以提一些更高的要求,如,学生讲述完新闻后,可让学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又如,讲述时,可以加一些体态语,以增强自己的讲述效果。 三、活动流程 活动目标: 1.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 2.能把新闻说清楚、说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把能把新闻说清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是重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说新闻的视频 2.学生个人准备: (1)关注新闻事件、多种渠道收集新闻。 (2)将收集到的新闻通过不同方式记录下来(如:剪、打印、记在纸上、制作新闻卡片等) 活动流程:
谈话引出话题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