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体育组校本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三)
校本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二)
|
活动时间 |
第 |
活动地点 |
老校 |
主持人 |
黄蓓蓓 |
||
|
执教时间 |
|
执教班级 |
三(2) |
执教人 |
张小庆 |
||
|
课 |
《田径:障碍跑的练习方法》 |
||||||
|
研讨主题 |
小学体育“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
||||||
|
参加者 |
黄蓓蓓、张小庆、吴亦珠、陈哲伦、钟功银、张旭旭、黄晶兴、 陈倩茹 |
||||||
|
校
本
教
研 |
执 教 者 说 课 |
张小庆老师就自己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说课。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摆设不同的障碍并去克服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吃苦耐劳、坚强意志的品质。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术。 二、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多种障碍的运动项目。指跑过、跳过、跨过、绕过、爬过、钻过等各种障碍物。通过练习,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各方面素质;还培养学生不断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自信心,互相保护与帮助,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并且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不过自制力比较差。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越过障碍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
2.
五、场地布置
X
X
X
X
六、 安全防范 1.课前检查学生服装是否适合,面问学生身体情况,是否有病假见习生。 2.准备活动充分,预防学生受伤。 3.散点练习,教师用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保持彼此距离,防止相撞。 |
|||||
|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记
录 |
中心 发言人 |
内
|
|||||
|
陈倩茹
吴亦珠
黄晶兴
钟功银
张旭旭
陈哲伦 |
1.组员对于这堂课轮流发表意见。 2.主讲人发言,对于自己这节课的评价。 3.主持人总结发言。
教学内容主题障碍属于田径,不能写跑,学生之间距离欠缺,安全问题落实欠缺。教学目标设计标点错误。
教学重难点未落实到位,没及时提示快慢速度,安全设置器材。 障碍物可以选垫子,让孩子们在垫子上跳、爬、跨。这样更安全。练习准备活动老师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做。
学生两边的间距太紧密,距离不稳定因素。
跳人体障碍,距离不稳定,爬人体障碍,未考虑到女生手臂力量,做山洞太久手支持不住。练习中个别孩子找不到位置。
利用垫子或其他器材设计场地,游戏中规则讲解不到位,引起学生游戏中跑出场地。 |
||||||
|
启示与 主要收获 |
主持人总结: 教师的教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形成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学生分析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跑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乐趣和跑的技巧才是这一次课的重要之一。 在教学中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去学?学习节奏该怎么控制? 教师的解决办法:1.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应当具备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师多关注学习弱势群体,注意引导学习;3.教师要有较强控制学生的能力与应变能力;4.课堂上的七个一,是我们所有体育老师都要落实的目标之一。
|
||||||
集体备课个案设计表
|
学科 年级 |
三年级体育 |
活动主题 |
《田径:障碍跑的练习方法》 |
|
设计者 |
张小庆 |
活动时间 |
2019年
|
|
教学目标 |
1.通过绕跑、爬、跨、跳等各种动作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穿越障碍的技术,提高自然生存应变能力。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能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提高越过障碍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勇敢、坚强、开朗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重点:学生能在慢跑和快跑中安全地通过障碍 。 难点:合理选择适合过障碍的动作技能巧过几种障碍。 |
||
|
教 案 设 计
|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复习向 左、向右和向后转。
3.
4. 4.1头部运动。 4.2扩胸运动。 4.3腹背运动。 4.4并腿拉伸运动。 4.5弓步压腿。 4.6膝关节运动。 4.7提脚踝运动。 4.8手腕足踝运动。 二、基本部分 1.田径:障碍跑的练习方法。 1.1绕人体障碍。 1.2跨人体障碍。 1.3跳人体障碍。 1.4爬人体障碍。 1.5绕、跨、跳、爬结合过障碍。 2.体能:身体素质练习游戏。 2.1“捕鱼游戏”。 三、结束部分
1.
2.
3. |
||
集体备课定稿(含反思)
《体育与健康》教 案
|
教学内容 |
1.
2. |
|
|
|||
|
教学目标 |
1.通过绕跑、爬、跨、跳等各种动作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穿越障碍的技术,提高自然生存应变能力。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能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提高越过障碍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勇敢、坚强、开朗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
|
重难点 |
重点:学生能在慢跑和快跑中安全地通过障碍 。 难点:合理选择适合过障碍的动作技能巧过几种障碍。 |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学练标准 |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
练习 次数 |
练习 时间 |
|
|
准备部分 8′ |
1.
2.
3. 3.1热身慢跑
3.2热身操。 3.2.1头部运动。 3.2.2扩胸运动。 3.2.3腹背运动。 3.2.4并腿拉伸运动。 3.2.5弓步压腿。 3.2.6膝关节运动。 3.2.7提脚踝运动。 3.2.8手腕足踝运动。
|
1.
2.
3.1动作流畅准确,协调有力。 3.2对应节奏,肢体有力,协调流畅。 |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
2
1
|
2′
2′
4′
|
|
|
基本部分
|
1. 1.1绕人体障碍。
1.2跨人体障碍。
1.3跳人体障碍。
1.4爬人体障碍。
1.5绕、跨、跳、爬结合过障碍。
2. 2.1“捕鱼游戏”。
|
1.1身体灵活,步伐矫健。 1.2跨同学膝盖位置,蹬地有力。 1.3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连续跳跃,稳中求快。 1.4根据障碍的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爬行方式通过障碍。
1.5身体灵活,协调性强,动作连贯连续完成障碍跑。
2.1 利用过障碍场地学生手拉手进行散点捕鱼游戏, |
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5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1散点。 安全提示:守规则,相互配合。
|
1 1 1 1 |
5′
4′
4′
5′
6′
4′ |
|
|
结束部分 4′ |
1.放松操:拉伸放松 2.小结,养成教育 |
1.调整呼吸,充分放松。
|
1.四列横队。 |
1 |
4′ |
|
|
场地器材 |
|
作业 |
|
|||
|
课后反思 |
|
|||||
《田径:障碍跑的练习方法》教学反思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绕过、跨过、跳过、爬过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以障碍跑为主要内容,捕鱼为辅助内容,着重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身体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客服困难的精神和强烈的战胜困难的欲望。
整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学生自身作为障碍物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边练习边锻炼,在休息时间作为障碍物来帮助同学闯关,让学生懂得自己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
整堂课设计是无器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通过做障碍来体会自身做障碍让它人完成项目动作和它人做障碍自身完成项目动作的区别,学会换位思考。
上完整堂课,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1.
2.
3.
4.
5.
通过反思总结《障碍跑》这一课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
力培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比老师直接灌输知识效果更好,在竞赛中掌握动作要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注意地位,并且使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得到发展。对课堂密度的掌控, 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
执教教师 |
张小庆 |
班级 |
三(2)班 |
评课人 |
吴亦珠 |
|
教学内容 |
《障碍跑的练习方法》 |
日期 |
10.30 |
||
|
教 学 课 堂 评 价 及 教 学 建 议
|
张小庆老师讲的是《障碍跑的练习方法》,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运动项目.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自然快跑的途中运用跑、爬、跨、跳、等方法通过障碍.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灵巧性、协调性,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张老师这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的很到位,基本功扎实,师生练习效果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兵教兵。课堂上他通过游戏教学,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派出不同的任务,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使教---学---评在课堂上达到一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出“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在主课题结束时,张老师结合运动处方模式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了分组身体素质训练,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总之,我感觉张老师课的每个环节设计新颖,特别值得我学习。 建议: 一、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安全事项。 本课中,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人”,张老师只是积极的指导者和评价者。例如,在障碍跑活动中,老师直接将学生设置为障碍,让学生自由发挥来摆障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在学生的自身练习中缺乏创编环节,教师应该给予他们的是鼓励和支持,最后给予了他们表扬。在练习环节中忽略了距离、间隔等产生的安全隐患。 二、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本课障碍跑的设计中,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前,通过简单的讲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创作”思路,给学生以创作“原型”,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根据各自对教师指导的不同理解,各小组创编出不同的障碍环节。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教师的指导与引导是必要的。通过听张老师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