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时间
|
2019、10、15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主
持
人
|
陈帮信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组教师
|
|
主讲人
|
雷子东老师
|
执教地点
|
|
|
活动主题
|
“核心素养和科学能力--指向素养的小学教学命题设计与思路”教学讲座
|
|
研修载体
|
讲座
|
|
选题背景
分析(主题
的形成过
程、主题的
问题指向)
|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作为数学评价之一的“考试”,如何进行命题,试题是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值得大家思考和研究。命题不仅是教研员和专家的事情,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命题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教师平时教学对教材把握的准确度,关系到是否真正意义上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一份试题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所谓命题能力,是指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现行的新教材,按照各类考试的范围和要求,遵循一定的命题原则,编制出一套题量适中、题目新颖、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正确、难度适中、有较高检测度和区分度的试题的能力。一份好的试题,应该具有适中的难度值、标准区和区分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反映出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能够反映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握程度,并且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正确地指引方向。
|
|
理论指南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命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中得出高质量试题的评定标准:能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所考查的内容是有价值的,能发挥评价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帮助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能发挥出命题的诊断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功能。潘红娟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数学题若能出成不复习也能考,老办法复习考不好,就行了”。所以新课程背景下,命题应该关注过程性、现实性、新颖性、导向性。
|
|
研修提纲
(问题的设计)
|
1.减少结果性目标的命题,增加过程性目标的命题。
2.减少纯数学的命题,增加生活中数学的命题。
3.减少传统情境下的命题,增加新情境下的命题。
4.减少技能性的命题,增加意义理解性的命题。
|
|
活动形式
的选择
|
讲座
|
|
|
活
动
过
程
的
实
录
|
一、
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理念教学观是否导向命题趋势。
反思三个点:1.每节课是否有关键问题。
2.能否出一道漂亮的考题。
3.在教学第二个班教学上有哪些新的变动?
二、命题核心。
1.关注“核心素养”
关注“学科能力”
2.用数学眼观
用数学思维 用数学语言
3.“理解”维度题目分析。
三、影响学生的因素。
四、对教师备课、教学等常规要求。
 
 
|
|
|
|
活
动
的
反
思
|
为促进老师们的学科素养能力,10月15日下午,温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雷子东老师莅临我校进行专题讲座。我们有幸聆听雷子东老师《指向素养的小学教学命题设计与思考》的精彩讲座,汲取雷老师的教育智慧。
在讲座中雷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数学核心素养的由来与发展”,从“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的一般性、严谨性和广泛性。接着雷老师从命题的方向上为我们分析了如何从国测到省测对课堂教学启示做了大量的试题与案例分析。在讲座中,雷老师从新课标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针对我们数学命题的设计与思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让我们再一次对命题的设计和思路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理念的提升。为数学老师们的命题方向和设计开阔了视野。
|
|
|
|
达
成
的
共
识
|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们明白作为一线的老师必须深刻解读课标与教材,注重学生数学的素养的培养,数学务必要回归“思维”的数学;希望我们在专家的引领下,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做一个教学有心人。相信,我们一定会在学习和收获的路上走得更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