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氨酸含量测定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2019-05-30 09:24:56)
标签:
脯氨酸测定 |
分类: 检测 |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较低;但在逆境,如干旱、寒害、热害、盐碱胁迫等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可显著增加。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此,有人提出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作为植物抗逆性的指标。本实验要求掌握脯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了解植物在逆境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
原理
试剂
(1).酸性茚三酮:称取2.5g茚三酮,加入60mL冰醋酸和40mL 2mol·L-1
(2).脯氨酸标准溶液:称取0.025g脯氨酸,溶解在250mL蒸馏水中,其浓度为100μg·mL-1。再取此液1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即为10μg·mL-1之脯氨酸标准液。
(3).冰醋酸。
(4).甲苯。
(5).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
方法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7支25mL具塞试管,编号。按下表向各试管加入试剂,摇匀后,沸水浴30min,冷却,各加5.0mL甲苯,充分摇匀萃取。避光静置2-3h。待完全分层后,用吸管吸取甲苯层,用分光光度计以1号标准曲线试管作为空白调零,在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同时可以使用回归法求得回归直线。
试剂 | 标准曲线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标准Pro/mL | 0.0 | 0.2 | 0.4 | 0.8 | 1.2 | 1.6 | 2.0 |
水/mL | 2.0 | 1.8 | 1.6 | 1.2 | 0.8 | 0.4 | 0.0 |
冰乙酸/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茚三酮/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Pro含量/(μg·mL-1) | 0 | 2 | 4 | 8 | 12 | 16 | 20 |
A520 |
(2)样品游离脯氨酸提取:植物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可以用80%的乙醇或3%磺基水杨酸提取。
酒精提取:取正常供水及干旱条件下小麦功能叶片,装入塑料袋内,迅速带回实验室。称取0.1?1.01
g新鲜样品两份,一份烘干测干重,另一份用于脯氨酸测定,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80%的乙醇及少许石英砂,研成匀浆,移入具塞试管中,加塞浸提1
h以上,然后按0.25:10 (质量浓度)的比例加入活性炭粉末,震荡后过滤于蒸发皿内,用80%的乙醇冲洗试管和残渣3 次。滤液于
80?85水浴中蒸去乙醇,残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或25 mL,以脯氨酸的含量而定)。取提取液10 mL于具塞试管中,加入1
g人造沸石强烈震荡,然后滤去人造沸石(碱性氨基酸对脯氨酸测定有干扰,被人造沸石吸附而除去)。滤液待测。
磺基水杨酸提取:采样和称样与酒精相同。将称好的样品放入具塞试管中,加入5 mL
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加盖,将试管浸入沸水浴中提取15 min过滤,滤液待测。
(3)样品的测定:每个样品滤液设3个重复,在试管中加滤液0.5 mL,水1.5 mL,其后各加入冰乙酸2.0 mL和茚三酮2.0 mL,摇匀后沸水浴30 min,冷却,各加5.0 mL甲苯,充分摇匀萃取(暗中静置 2?3 h)。
试剂 | 正常供水 | 干旱胁迫 | ||||
1 | 2 | 3 | 1 | 2 | 3 | |
滤液/mL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水/mL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冰乙酸/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茚三酮/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A520 | ||||||
Pro含量/(μg·mL-1) |
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注意事项
(1).一般样品在胁迫24h即已表现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处理时间越长,则效果愈加显著。所以取样量应当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少,否则样品吸光值会超出标准曲线。
(2).配置的酸性茚三酮溶液仅在24h内稳定,因此必须现用现配;制作标准曲线的脯氨酸标准液也应当现用现配,不可将母液放置到4d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