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班主任》的败笔

(2019-02-08 10:57:41)
标签:

时政评述

娱乐

教育

        早在06年我赴武汉参会,曾亲耳聆听桂先娣老师的精彩报告,获益匪浅,对我的教育事业影响很大。今日(2014年12月18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根据桂先娣老师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班主任》,再次深受教育。但在观影过程中,片中出现的一些败笔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首先人物角色塑造不具典型代表性,不接“地气”。片中的江汉小学二年级班主任许晓雅老师是一个十足的富二代,住的房屋宽敞豪华气派;出入酒吧等高档娱乐场所;开的是路虎豪车(片中还刻意特写镜头);影片最后结尾还展现其土豪爸爸为学校捐赠12辆校车的大手笔。我不否认,生活中可能会有豪门子弟情系教育献身三尺讲台的,但“许晓雅现象”毕竟是微乎其微,并不具备代表性。现实社会中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教师、班主任群体,他们也要孝亲敬老,照顾子女,在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忙于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我不知影片为何不选取一个普通的教师形象,而选取了一位人是“白富美”,做的事是“高大上”,脱离现实生活,不接“地气”的人物形象,相反还渲染了一种“炫富攀比”的拜金思想。

        其次片中还出现了一些“负面镜头”。影片为了更好地展现许老师用情伴随孩子们成长,用爱照亮孩子们心灵的感人故事,选取了离异问题家庭孩子、认为父亲工作卑微的自卑孩子、有早恋现象的孩子、有小偷小摸行为孩子、有身患癌症的孩子等教育素材,但也许是为了展示其真实性,影片中出现了大人间的一些亲热(部分女生羞涩地捂住了脸)等“少儿不宜”镜头;还有小学二年级孩子说“你做我女朋友吧”等不适宜镜头,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渲染教育主题作用,相反还起到了“反面教育”,教室里不时发出哄笑声和艳羡声。

        班主任事业是伟大的事业,班主任的生活是清苦的生活,希望影片方尊重班主任这个神圣的教育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