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2024-08-11 16:15:27)
标签:

文化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杨景贤 

  如今国画大师齐白石作品价格一路飙升,他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亿2千万的天价,震惊了美术界。也创了国内画家价格之最。他篆刻的“广陵人”印章在2005年开始价值在数万元,未曾想最终拍出226万元高价,当时令人颇感意外,如果放到今天,这枚印很可能会突破千万元,齐白石被称之为“诗、书、画、印”四绝,前三项已在画坛充当领军。那么,他的印的艺术含量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其实,齐白石的印也是珍品。只是人们未能引起重视罢了。笔者曾看过齐白石先生的印谱,确实眼界大开,齐白石治印也堪称一绝,令人叹为观止。齐白石曾给自己的艺术作品排了“座次”,一是篆刻,二是诗词,三是书法,四是画作。从中不难看出,篆刻在齐白石老人中地位之高。

  如今齐白石的作品在书画市场大热,屡创新高,这不是偶然的。齐白石是以他的艺术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齐白石堪称是个一奇才,在60岁之前,齐白石还没有多少名气,他的作品在市场很受冷遇,少有人问津。那时齐白石老人是个“北漂”,他身居京城,由于画作没有多少市场,收入有限,一度生活十分困顿,老人家对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对自己的艺术也缺乏自信。这个阶段应是齐白石老人最为痛苦的时期,艺术无人欣赏,生活十分拮据,处境十分艰难。后来在陈师曾等人的关照和提携下,齐白石在60岁之后开始“变法”,称之为“衰年变法”,结果这一变就不得了!齐白石的画作立即由弃儿变为宠儿。其作品很快“热”了市场,当时画坛刮起了“齐白石旋风”,齐白石的作品一时“洛阳纸贵”。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来自民间,很看重生活,因此,他历来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观察花、鸟、鱼、虫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道,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的题句巧妙恢谐,他画两只小鸡争夺一只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他画的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句话妙在生动地诠释了生活,如果一个远离生活者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

  人们都知道齐白石善于画虾,他画虾乃是一绝,宣纸上的虾动传神,具有动感,惟妙惟肖,而生活中的虾却没有生气,这就是来自生活,超越生活。他画的一幅《群虾》图,是他88岁时的名作,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这完全得益于齐白石平时善于观察和积累生活。有一次著名作家老舍请齐白石作一幅卷心的巴蕉,结果齐白石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巴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了。所以,他一定要等到观察了巴蕉后才去挥毫泼墨。

  齐白石不仅注重积累生活,而且还善于从其他艺术中去借鉴和融合,如他十分痴迷京剧艺术,时常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切磋京剧艺术,将京剧艺术表演融于自己的绘画中。2001年,我在中国美术馆观看了齐白石画展,这次画展展出了数量不少的齐白石画作,真让人大开眼界。给我感触更深的是大师画作生活气息浓郁,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很生动,很传神,很生活化,很有趣味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齐白石的艺术价值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一名画家如果仅有艺品没有人品,也难以成就大师。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齐白石老人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中外长官要买齐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自登门……”。北平伪司令宣铁吾过生日,硬邀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挥毫泼墨,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正当宣铁吾喜形于色时,齐白石却随之题写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这幅画的寓意很清楚“看你宣铁吾还能横行几时?”从中不难看出齐白石在民族大义面前,具有高风亮节,敢于向敌人叫板。这与当年梅兰芳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蓄须告别舞台,程砚秋去做一农家翁,不再唱戏一样,都体现了一种民族尊严和民族气节。

  艺品和人品相映成辉,才成就了大师齐白石,这也是齐白石画作价值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人格的光辉可提升艺术的品格和价值。此外,齐白石的艺术都是来自于生活,所以具有丰厚的艺术底蕴,同时也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元素。好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也是齐白石艺术作品具有坚实的升值潜力的原因。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齐白石作品升值空间更大,再创新高也是极有可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