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5日

标签:
文化旅游 |

杨景贤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也是我心中的明星城市。我曾数次到过上海,其中两次是少年时代,一次从南京坐火车来到上海,一次从青岛坐船来到上海,先后居住在军工路、江宁路和威海卫接待站。一个乡巴佬来到了中国第一大都市,这种心理反差是相当大的,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有一种懵懵懂懂的感觉,我只是到外滩和南京路转了转,对大上海的印象是浮光掠影,没有留下多少记忆。
1982年11月,我在湖南参加航空工业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后,转道来到上海,在上海只待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匆匆地离开了,也只是到外滩、城隍庙周边看了看。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1988年春我作为山东男排的领队,率队去杭州打全国男排锦标赛,在上海转车,有过短暂的停留。四次来上海,都是匆匆过客,没有留下深刻的记忆,甚感遗憾。
2024年夏季,我再度来到上海,这是我江南旅游行程中的一个城市,我们一行首先来到城隍庙和豫园景区。一个漂亮的门楼映入眼帘,飞檐斗拱黛瓦,造型俏丽,门楼上方有一匾额,上写“上海老街”四个金色大字。我想,城隍庙景区就属于“上海老街”的范畴吧?豫园和城隍庙的建筑都是古典建筑,古色古香,有豫园百货、华宝楼等等,但看上去比较冷清,顾客并不是很多。我看到一个墙头上刻有“相爷府”三个金色大字,这里曾经是相爷府?看周边太简陋,不太像,应该是相爷府遗址吧?我们在城隍庙一家餐厅吃了午餐,午餐虽然不丰盛,但味道还不错。



饭后大家去逛城隍庙商业区,我选择去逛城隍庙,因为我数次来上海,都没有逛过城隍庙,留下了遗憾,这次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不巧的是,城隍庙正在维修中,但仍然开放。我从三官殿开始,陆续观看了月老殿、财神殿、祖师殿、太岁殿、慈航殿、文昌殿、关圣殿后,来到城隍庙大殿。城隍庙大殿宏伟壮观,气势不凡。这是城隍庙的主殿,自然是卓尔不群。大门上方有一蓝色金边大匾额,上刻“城隍庙”三个金色大字,书法功力深厚,彰显出一种文化底蕴。这是书法大家、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题字。前几天在南京夫子庙看到赵朴初先生为“夫子庙”的题字,两处的题字风格不同,但都彰显出书法艺术之美。大门两侧有一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告诫人们要做好人,行善事,才能心安身安魂安。
进入大殿,我立马被震撼了!大殿高大雄阔,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第一对立柱悬有对联“威灵显赫护国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是赞扬城隍神功绩的,上悬匾额“牧化黎民”。第二对立柱上悬“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的对联,以警示世人。牌位上书“金山神主傅陆侯霍光大将军”,两侧八位皂吏,分别为是升钱、房昌、朱明、杨福、王昌、金齐、嘉周和祥陶。
大殿内的众多雕像都塑的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殿内两面墙上的壁画上画有各类人物,表情丰富,惟妙惟肖,十分生动。殿内有一木架,上面挂一黄铜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光。铜钟上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也有一些大字,如“风调雨顺、道炁常存”等等。风调雨顺很好理解,道炁常存意为道的上德之性与先天能量是永恒的存在。铜钟木架上方有一红色的匾额,上书“兆福响钟”四个大字。大钟一侧有一红色撞钟木椎,是用来撞钟祈福的。大殿背后有一硕大的黄铜浮雕,人物雕像是天后妈祖圣像,天后妈祖手执如意,神态安然,雕像的背后是硕大的明月,周边似祥云,似浪花,整个画面神韵毕现,令人震撼。



我终于实现了拜谒城隍庙的心愿。走出城隍庙,周边就是商业区,我看到一个创建于清咸丰五年的百年老店,上海梨膏糖商店,店内卖各种各样的梨膏糖,生意还比较红火。现在还有人喜欢吃梨膏糖?我产生了疑问,这种梨奇糖不是纯粹的糖,而是掺杂了其他营养元素,是遵循药食同源之理论造出来的,有许多对人体健康的有益成分,所以能有市场。有一大楼挂有黑色的匾额,上写“文昌”两个大字,下方有“上海印象”的牌子,时间关系,没有进去观看。城隍庙商业区经营的商品很杂,林林总总,花样繁多。同时也有很多上海名吃,豫园春风松月楼的净素菜包也是一绝,曾获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三桂冠”,曾经单日售出两万多只,是松月楼最近60年间的卖得最红火的招牌之一。很想去品尝一下,因时间关系,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跟团旅游就有这个弊端,好多事不能自己做主。
到上海旅游,南京路是必须要去的,南京路起初名为“花园弄”,始于1843年上海开埠,于1848年开始辟筑,随后于1865年正式命名为“南京路”。从外滩开始,南京路自东向西逐步延伸,逐渐形成了长达10余里的“十里洋场”。上世纪末,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上海政府将南京路改造为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境内,整条步行街始于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东拓段则从中山东一路开始,延伸至河南中路,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
我们一行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这条街既熟悉又陌生,半个多世纪数次来到这里,奇怪的是,印象都很肤浅,今天来到这里,眼前的一切没有勾起对往事的多少记忆。时隔近半个世纪,步行街老建筑风采依旧,看不出陈旧和破败的迹象,它们耸立在南京路两侧,为南京路增添了观赏性。南京路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依然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和平饭店还是那么宏伟壮阔,这座百年老建筑气势宏大,并不逊色于新建筑。



走进商场,商品琳瑯滿目,不时看到一些怀旧的商品,这些商品打上了年代的印记,都是上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牌产品和商品。如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等等,都是当年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一家商场里,挂着一个咖啡色的牌子,上面写着“童年怀旧”,这里卖的商品大都是老一代人童年的怀旧商品,如大白兔奶糖、老上海雪花膏等,里面还挂有老“上海站”的标牌,还有上海农机二厂、上海第一小学的牌匾,看到这些打上时代烙印的标识,感受到一种温馨和亲切。当年的岁月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但留下的记忆依然可以成为美好的回忆。
一些饭店依然是顾客盈门,如老上海小吃,上海汤包等,裕兴记是我记忆中的老品牌了,一块天蓝色的牌匾竖立在楼外墙上,上面刻有“裕兴记”三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裕兴记不是上海本地的品牌,它是苏州的品牌,传承己有百年以上,是纯正的“苏州味道”,这家店里的主食是做蟹黄面,蟹黄汤包。味道独特滋味美,生意红火,很受顾客青睐。
上海外滩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是必须的打卡地,到上海不游外滩等于没到上海。我之前数次来过外滩,但对外滩的感受是肤浅的,主要是对外滩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缺乏了解,只是欣赏这些建筑,感到这些建筑洋气和壮美,但不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
上海外滩被称之为"中国的华尔街",闻名遐迩。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43个街坊,52座风格各异的古典文艺复兴建筑,全长大约为1.5千米,涉及黄浦、虹口两个行政区。其中,外滩拥有177幢建于1949年前的老建筑,临江建筑有36幢,非临江建筑有141幢。外滩以金融贸易建筑为代表,如和平饭店、汇丰银行、海关大楼等。黄浦江位于外滩的东面一侧,老上海金融和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位于外滩的西侧。外滩的建筑风格打上了深深的西化烙印,西方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为外滩增光添彩,赢得了声誉。
外滩也被称为上海外滩建筑群。在外滩建筑群中,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有汇丰银行、和平饭店等;装饰主义风格有英国领事馆大楼、招商局大楼等;哥特式建筑有外滩13号海关大楼等;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有林洋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9号大楼等;巴洛克风格建筑有中山东一路2号大楼、东方汇理银行等;折衷主义风格有上海邮政总局等。建筑风格多样,特色独具。步入外滩,欣赏这些洋建筑,亦是一大乐趣。这些建筑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巍然屹立,虽然打上了历史和岁月的印记,但它们依然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多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彰显出一种情调,一种美感,一种韵致,尤其是它们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更加显示出其厚重大气的一面,这是现代建筑无法比拟的。这是一笔物质财富,更是一笔精神财富。
这些建筑就像一块古玉,有了“包浆”,显示沧桑,但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有韵味,耐看耐品,是建筑中的艺术精品。这些建筑大都不是太高,最高的只有十几层,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宏伟壮观。外滩车水马龙,上海的公交车色彩鲜艳,双层公交不少,成为一道风景。



我漫步来到黄埔江边,只见黄埔江水缓缓流淌,波澜不惊,水势平缓,来往的船只并不是太多。远处的高楼大厦清地呈现在眼前,恢宏壮观,栉比鳞次,错落有致,现代化气息很浓。这与外滩的建筑形成很大的反差,这些建筑都贴上了现代的标签。高高耸立,气势恢弘。有一组高层建筑引人瞩目,上海中心大厦巍峨高耸,直插云天。高度达到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这座高楼有世界最快的电梯,118层仅用55秒,风驰电掣,太快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492米,曾获得世界最高酒店吉尼斯世界认证。金茂大厦高度420.5米,被誉为人工建造的最高最美的宝塔。三座大楼被称之为三大神器,上海中心大厦被称之为打蛋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称之为开瓶器,金茂大厦被称之为注射器。仔细观察一下,还真形象。我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就已远远地看到东方明珠电视塔,如今近距离观看东方明珠,它的造型美观,设计新颖,色彩鲜艳,极具观赏性。我对金茂大厦的造型很感兴趣,观赏性较高。我们一行有一个项目就是乘坐金茂大厦的电梯,高空观览上海市景观,我因为有恐高症,未能参加。登上近400米的高空观览上海市景,肯定会有特殊的体验。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绝美的图画,缓缓流淌的黄埔江,悠悠行进的轮船,形态各异、色彩不同、栉比鳞次的建筑群,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将这些元素构成一幅图画,真是美不胜收。到黄埔江边拍照的人特别多,多数是青年人,他们青春靓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我在杭州、苏州和南京看到太多穿汉服的少女,成为城市一景,在上海几乎看不到穿汉服的少女,这就是城市青年人生活品味追求的不同。有一个胖胖的姑娘在照相,她皮肤白皙,眉眼俊俏,脸蛋胖嘟嘟的,是一个标准的胖美人。如果她的身体苗条一点,一定是一个很漂亮的美女。像她这样丰腴的美女,如果处在唐朝,一定会受到宠爱。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地开始暗淡起来。我们一行来到黄埔江码头,准备乘游船夜游黄埔江。游船在江中缓缓行驶,为了拍照,我登上游船最高层的甲板上,江风吹拂,感到有点凉嗖嗖的感觉,幸亏在登船时加了一件外套,才感觉不到凉意。眼前的景色让人惊呆了!各种建筑均亮出了自己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映射着星空,映照着江面,这就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彩色世界,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不是天宫,胜似天宫。



灯火璀璨,流光溢彩。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建筑均披上了彩妆,并且色彩在不断地变幻着,不但灯光在变幻,图案也在变幻。缓缓流淌的黄埔江水以及江中的行船,都融入彩色的图画中,甚至天空的云彩在灯火的映射下都变了颜色。有人感叹道:“太美了!黄埔江的夜晚太美了!”有人喊出:“大上海,我爱你!”黄埔江夜景太迷人了!我不停地拍照和录像,记录下这惊艳的美景,记录下这个美好的夜晚。白天的黄埔江和夜晚的黄埔江反差太大了!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滿眼美景,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看不够,爱不够。如果说苏州古运河的夜景是小家碧玉,黄埔江的夜景就是大家闺秀。远处的建筑似天宫,浩瀚的江面如彩缎。当有一建筑灯光秀出“我爱上海”时,有人随之呼喊“我爱大上海!”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是啊!大上海太美了!黄埔江的夜景就是大上海最美丽的标志之一,令人惊艳!令人惊叹!令人震撼!




40多分钟游览的时间转瞬间结束了,感到意犹未尽,留恋不舍。黄埔江的美景己经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中,注入到我的脑海里,成为永久的美好记忆!成为人生的一个精彩的片断。这次上海行,游览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收获是最大的。游览城隍庙,让我见识了这座庙宇的恢宏、壮阔和博大,对道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游览外滩让我领略了异国建筑的风采,对异国风情和异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夜游黄埔江让我体验到了上海的宏伟博大,精美绝伦,幸福感达到了极致。如果有机会再来大上海,我还会夜游黄埔江的!(杨景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