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古镇游记

标签:
文化旅游 |

杨景贤
到上海旅游,人们多是去外滩、城隍庙、南京路等繁华地带,很少去它的周边旅游,今天我们一行由繁华的市中心来到上海郊区的朱家角古镇,过去从未听说上海有什么古镇?朱家角古镇值得一看吗?我们怀着疑问来到这里。今天天公不作美,刚到景区,便下起了霏霏细雨,天气到是凉快了许多,但出行还是很不方便,只好撑伞前往,冒雨游古镇了。
前行不远处,一个池塘碧水悠悠,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大的树干向水中倾斜,有一古建筑坐落在水塘边,周边垂柳依依,花树上开的花儿密密匝匝的,很是漂亮。碧水、垂柳、古建、花树相互辉映,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漫步行至朱家角,河流微波荡漾,碧水清澈,一艘花船正在悠悠行进,船工摇着长长的撸,花船上装扮有紫色的绢花,还挂有四盏红灯笼,看上去很喜庆。船中坐了一对青年男女,可能是一对情侣吧?他们含情脉脉,亲切交谈,柔情蜜意,令人羡煞。


河两岸都是长势葳蕤的大树,因为有水的滋润,显得蓊蓊郁郁,生机勃勃。河岸是民居和商铺,这里的房屋多数是明清古典建筑,虽然看起来并不宏伟高大,但写滿了沧桑,有年代感了。河对岸有一小店铺,门头上写有“中华老字号朱砂”,下方写有“真朱砂,行好运。”卖朱砂卖成了“中华老字号”,看来这家商铺经营时间有年岁了。
朱家角古镇是上海四大名镇之一,这个成折扇形的古镇,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 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古典建筑随处可见,是很有观览价值的江南古镇。
行不多远,感到水域开阔了许多,岸边呈现出一大片古典建筑,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一座高耸的茶楼,挂了一串红灯笼,迎风摇曳,宽大的平台上是唱茶的地方,在这里喝茶,可遥望河景,一边喝茶,一边观景,岂不乐哉?我们来到青浦区文物保护点,西井街漕港滩1弄宅。这里有一巷子,两边都是低矮的建筑,石板铺路,不少石板上都雕刻金钱的形状,走路都要踩着“金钱”,这是否是爱金钱的体现呢?



有一粉墙黛瓦的房子,规模不大,只有两间房子,但房子都在鲜花的簇拥下,美的不可言说,有月季花、绣球花、百合花等等,繁花似锦,香气迷人。住在这里每天看着河流,闻闻花香,岂不美哉?仔细一看,墙壁上挂一不大的绿色木牌“民宿”,下方写有亲子、棋牌、烧烤,原来这美丽的小屋是做民宿用的,有缘住在这鲜花环绕的房子里,生活一定会十分惬意。
沿着河边行走,行不多远,河对岸一高耸的楼阁映入眼帘,楼阁三层高,檐牙高啄,雕栏玉砌,典雅大气。在左侧一低矮建筑的黄色墙壁上,写有“南无阿弥佗佛”六个大字,原来这是一座寺庙?寺庙的大门是拱型的,大门上方挂了四盏红灯笼。这座寺庙名曰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三宝”。由于是在对岸,不能前往拜谒,有点遗憾了。寺庙前的河中停泊了很多游船,花花绿绿的,周边都是明清古典建筑,古韵浓浓。
行至一石桥上,向远方观览,好宽阔的一方水域,河道宽了很多。在雨雾中显得有些朦朦胧胧,飘飘渺渺。这里不能称之小河了,应称为大河了,我突然联想起郭兰英的演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用这首歌词来形容这条大河再贴切不过了。河边码头停了一些游船,可能是今天下雨,游客稀少的关系,游船的生意受到影响。我看到码头上竖着一块牌子,上写“游览淀山湖”,通过这条河道就可进入淀山湖景区。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停歇的意思。往远处看,河水漫漫,波澜不兴,涟漪层层,两岸的古典建筑层楼叠榭,栉比鳞次。一只花船正悠悠地向远方划去,画面越来越小,显得有些孤寂。



景区的路有些湿滑,走路需要小心翼翼。河岸边有一片翠绿的秀竹,亭亭玉立,竹叶在风儿的吹拂下,沙沙作响。经雨水“洗”过的翠竹,晶莹闪亮,生机盎然。不远处看到了五孔桥,看上去这座桥有点“单薄”,长年经受风吹雨打,河水冲刷,依然巍然屹立。这是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坚固美观,气势不凡。“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这里的天然美景被许多影视导演相中,把水乡古镇的如画美景,搬上银幕和荧屏,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朱家角古镇的景色美不胜收,会给影视剧锦上添花。
雨下个不停,雨点噼噼啪啪地敲击着房舍的黛瓦,奏出一种别具特色的音乐,悦耳动听。小巷的店铺都有年纪了,“陈阿婆粽”也是一个百年老店了,靠卖粽子能撑上百年,可见这粽子不比寻常。“宫庭桃酥”店,是朱家角特产,用祖传秘制工艺制作。为何称之为“宫庭桃酥”?难道这里的桃酥还给皇宫进过贡?看到一建筑门面高阔,清雅別致,这里是一办公场所,门前挂了四块牌子,一块是金色牌子,上写“朱家角古镇区商铺联合工会”,这里的商铺还建有工会?出乎意料。工会是为业主维权和服务的。一块金色牌子上写“青浦区评弹协会”,这是一个文化娱乐组织。上海评弹有别于苏州评弹,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一块黑牌子上写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浦田歌传承保护点阿婆茶馆《青浦歌》,”看来《青浦田歌》很有名气,很有艺术成就,否则不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另一块黑色的牌子,上写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妇建阵地,“传旗”修身。应该是女性“修身“的场所吧?前行不远,有一比较壮观的大院,大门上方有一匾额,上写“清代舒宅角里大院”八个金色大字,这住宅建自清代,距今亦有数百年历史了,时间关系,未能前往观看。这里还有大理银楼,大理的银饰比较有名,把店开到了朱家角镇,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有一个“天天手作”小作坊,别看门面不大,但里面的商品都是手工制作,制作精美,特色独具,巧夺天工,很受顾客青睐。



古镇细雨粉飞,未能挡住游客的游兴,几艘小船在河中悠悠划行,船上有乌蓬,坐在船中的游客到是淋不着的。他们悠然自得地坐在船仓里,谈笑风生,观览美景,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幸福指数肯定很高了。
这次江南行,我游览了三个古镇,分别是乌镇古镇、南浔古镇和朱家角古镇,三个古镇各有特色,各有自己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景,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这三个古镇中,朱家角古镇名气最小,乌镇古镇和南浔古镇都属于江南名镇,遐迩闻名。而朱家角古镇名气小多了,若是我不参加这次江南行,真不知道大上海还有一个朱家角古镇。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朱家角古镇规模远胜乌镇古镇和南浔古镇,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达到上千栋。水域面积博大广阔,远胜乌镇古镇和南浔古镇。而且朱家角古镇一向重视文化,对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很重视,亦很有成就,这一点乌镇古镇和南浔古镇难以望其项背。所以,朱家角古镇是一个“潜力股”,有待人们去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她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风光,完全可以成为江南一流名镇。(杨景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