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行散记

标签:
文化旅游 |

杨景贤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被称之人间天堂。两座城市为什么能获得天堂的称谓?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两座城市均处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发达,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二是历史悠久,苏州在春秋时就成为吴国的都城,杭州则是南宋的首都。三是风光旖旎,杭州有西湖、钱塘江;苏州有太湖、古园林。四是文化繁荣,两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像苏轼、白居易、张继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作。五是富庶之地,两城市自古以来经济繁荣,生活富足。时光进入新世纪之后,两座城市不仅更加美丽,而且经济发展也上了快车道。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GDP居然力压省会城市南京,令人刮目相看了。
到苏州旅游,是我多年的心愿,上世纪的1967年,我曾来过苏州,那时自己还是一个少年,距今已有57个春秋了。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转眼就从少年变成了老年,慨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那时我来苏州,不懂得观光游览,只是到虎丘风景区看了看,印象较深的是那座宝塔,其他都是浮光掠影,没留下多少记忆。



我们一行漫步在苏州人行道上,街道两旁看不到高楼大厦,都是一些低层建筑,栉比鳞次,错落有致。望着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房舍,给人一种沧桑之感,这些建筑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给这座古城增添了历史记忆。应当说,苏州对老城的保护非常到位。他们没有大拆大建,而是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才使得苏州展示出浓郁的古韵和江南水乡的特色。苏州让我梦牵魂绕的是寒山寺,寒山寺因唐代大诗人张继的一首诗而闻名遐迩,“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漁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太喜欢这首诗了!有内涵,有意境,让人浮想联翩。这次旅游没有这个行程,只能表示遗憾了。
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显示出一种繁华。街道上,不时看到穿汉服的姑娘悠悠而行,她们着装典雅华丽,风姿绰约,婀娜多姿,与古老的苏州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江南旅行,看到穿汉服和明清服饰的少女特别多,看来这里的少女有一种崇古风尚,喜欢古典风韵,善于用古典服装展示古典风情。行至拙政园,这是苏州最大的园林,也是园林的集大成者。拙政园的门楼灰墙灰瓦,看上去很平常,人们排队向园内涌去,游览的人还真不少呢!
今天苏州特别凉快,风吹到身上凉嗖嗖的,非常舒爽。走过一座小桥,看到一条绿波荡漾的小河潺潺流淌,河两边绿树掩映,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古韵浓郁,多数古建筑都挂有红灯笼,迎风摇曳,由于时间久远,这些灯笼己经退色了,失去了往昔的风采。有一座民宅插着一面杏黄旗,随风飘扬,上写“姑苏家常菜”五个红色的大字,想必这家的家常菜很有苏州风味吧?



我们一行前往狮子林游览。狮子林是苏州的古典园林,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古代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早期洞壑式假山群的唯一遗存。 狮子林历史比较悠久了,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了。狮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临济宗的天如禅师来到苏州,其弟子为其买地置屋。天如禅师为纪念自己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亦名“狮子林”。狮子林的布局是非常独特的,其设计匠心独运,布局合理又美观。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东侧和北侧建筑密集,西侧和南侧稀疏,假山居于庭院东部,荷塘占据中心区域。园内建筑从功用上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景区则可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景区。
到狮子林旅游主要看什么?看假山,狮子林的假山在众多园林中独领风骚,被誉为“假山王国”,遐迩闻名。放眼假山,青石嶙峋,奇峰耸立,巍峨壮观。我以前未见过这么高耸壮观的假山,真是开眼界了!假山分上、中、下三层,人们可进去探幽,里面蜿蜒曲折,忽而登峰,忽而入洞,如同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仔细一看,假山如同众多石狮组成,精美绝伦。实际上真是这样,假山有500多只千姿百态的狮子,这500多只狮子形态各弃,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之。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狮子林里的石头多是取自于太湖,石头本身即形态各异,后经工匠的分类、堆砌和雕琢,更加精美。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为狮子峰,形如狮子;东侧为含晖峰,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腹部亦有四穴,在峰后可见空穴含晖光。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这样的奇思妙想,这样的精妙构架,在中国园林的假山中独一无二。



这些拟态假山,与佛教联系紧密,立意象征的就是佛经中的狮子座。姿态各异的狮兽象征悟道的佛门弟子,向世人宣示的是佛学的渊源,营造的是浓厚的佛教幻想意境。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也借鉴狮子林,建造了类似狮子林的假山,但毕竟是仿造,其内涵和韵致与狮子林的假山不可同日而语。
看完假山,漫步来到燕誉堂。走进大厅,大厅上方中央挂有一块白色的匾额,上书“燕誉堂”三个黑色的大字,字是正楷,写的颇有功力。在匾额下方,有一巨型咖啡色木板,上写绿色的书法,密密匝匝的一大片,这是中堂屏凤,上面刻有《重修狮子林记》,记述了贝氏当年重修狮子林的过程。对于了解狮子林很有帮助。大堂摆滿了各式各样的红木家具、古玩和陶瓷艺术品,这些红木家具材质上乘,雕功精美,价值不菲。大堂顶端挂有四只彩灯,造型优美,将大堂妆点的古朴典雅,古韵浓郁。



来到另一大堂指柏轩,这个大堂可与燕誉堂相媲美,空间很大,富丽堂皇,大厅上方中央有一白色黑字大匾额,上书“揖峰指柏”四个大字,字是行书,写的刚劲有力。匾额下方是一幅淡墨国画,取名“寿柏图”,画面粗犷豪放,线条优美,内涵丰富,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笔。大堂内的家具亦是清一色红木家具,雕功一流,巧夺天工。楼内有楹联一副:“看十二处奇峰依旧,遍寻云虹雪月溪山,最爱轩前千岁柏;喜七百年名迹重新,好展朱赵倪徐图画,并赓元季八字诗”。联中“朱赵倪徐”,是指朱德润、赵善长、倪云林、徐幼文四位与狮子林有关联的绘画名家。峰指柏轩有什么寓意?指柏一词源于佛门禅宗“赵州指柏”的典故。“揖峰、指柏轩”取自宋代朱熹诗句“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及明代高启“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之意,彰显文人对山野林泉的钟爱,点明赏景特色。未曾想一个厅堂的匾额,居然有这么丰富的寓意。
立雪堂其名取自慧可和尚立雪拜师的典故。在主厅“燕誉堂”南部,此处旧为书斋,也可能做过园主的家塾。立雪堂是著名的讲经说教之堂,用在这里是为了启发佛学弟子尊师重道,刻苦研习,参悟禅理的精神。内有一幅对联:“苍松翠竹真佳容,明月清风是故人”。彰显了人生洒脱不拘的情怀。厅堂挂有一块大匾,右边是绿色的”立雪”两个巨大的篆书,左边有密密麻麻的绿色行书,由于厅堂光线比较暗淡,字迹不够清晰,大概是诠释立雪精神的。



走进一大堂,房间高阔,这里是贝家的祠堂,现为迎客大厅,大厅屋脊有三个福字,意为“三星高照”。中央上方挂一白色匾额,上书”云林逸韵”四个黑色楷书大字。下方有一青松的国画,画风凝重,古韵浓浓。狮子林的匾额都是白色黑字,不知这里有什么讲究?这里的家具也是高档红木家具,十分精致。厅内有两个黄铜雕铸的狮子,每个狮子两爪前都抱一绣球。狮子雕像憨态可掬,活灵活现,工艺十分精湛。
在燕誉堂附近有一花墙,花墙有一梅花形状的门,状似一朵梅花。顶端刻有“探幽”两个大字。走过梅花门,有一庭院,有假山造型,旁边有一棵长歪了的树,假山前面由围拦围了一片月季花,月季花美丽绽放,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园内有一真趣亭,亦是一道风景。真趣亭位于古五松园南,倚廊而建,南临水,北靠走廊处以屏门相隔,方砖铺地。亭子不大,但建筑精美,赏心悦目。


一般园林都少不了翠竹,狮子林亦有一片翠竹,虽然面积不是太大,亦是对园林风景的一种衬托。翠竹猗猗,亭亭玉立,给人一种坚韧挺抜的感觉。不少美女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倩影。在狮子林行走,不时看到古装美女姗姗而来,她们特意到这里拍照的。这里假山耸立,池馆水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真是拍照的好地方,古装美女与古典园林相融合,何尝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呢?到狮子林游览,既看美景,又看美女,艳福不浅呢!
离开狮子林,似乎还有点留恋不舍,狮子林的迷人风景萦绕在心头。在苏州园林中,狮子林属于小号的,面积比较小,比拙政园要小四倍,但狮子林虽然不大,但是很精巧,尤其是假山独领风骚。有幸到这里观览,也是很幸运了。
在街道上漫步,轻松惬意,突然发现在街道边停了不少人力三轮车,上边有一个大红色的罩子,罩子上印有“陆正兴”三个黄色大字。苏州居然还有如此落后的交通工具?我有点纳闷。后来一想,在古城的街道上坐这类车才更有味道,坐在三轮车上,慢悠悠地行进,可以从容地观览街道两边的景色,岂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只是劳累了这些车夫们。我们行走的这条街道,餐饮店不少,不少餐饮店都写有“老字号”,有的已经营上百年的历史了。看了看饭店的价格表,并不算贵,一碗阳春面只要三块钱,里面没有菜,只有几片葱花。但味道还是蛮不错的。我要了一笼包子,一碗稀饭,总共22元,稀饭不便宜,7块钱一碗,但稠稠的,粘粘的,香香的,非常好喝,也是物有所值了。包子味道也很不错,皮薄馅香,味道蛮好,称得上是美味。这22元花的很值。
饭后,我们乘车前往下一个景点古运河,从这里到古运河并不远,40多分钟就到了。古城苏州因京杭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时至今日,苏州近一半的货运量还是靠水路来承担,古运河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了。到古运河主要是坐晚上的游船,在等候坐船的时光,我在运河周边转了转,我上到一座桥头观望,运河水潺潺流淌,波澜不兴,水平如镜,河里停泊了不少船只。近处有一古亭,飞檐高啄,十分精巧。在绿树的掩映下,分外美观。远处有一阁楼,飞阁流丹,古朴典雅,造型精美。河两岸都是蓊蓊郁郁的树木,长势葳蕤,生机勃勃。此时已进入黄昏,西边天际彩霞滿天,云蒸霞蔚,绚丽的晚霞,将天空染成了桔红色,一缕缕云彩如同金缎,金光闪耀,熠熠生辉,美不胜收。霞光播撒在河面上,河水被染成了金色,彩霞滿天,河水斑斓,树木翠绿,红灯闪闪,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兴奋。有幸欣赏古运河的黄昏,有幸看到如此美丽的晚霞,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我们登上了游船,坐的是中型画舫船,船内可容纳48人,我坐在靠窗户边上,打开窗户让清风吹拂,感到凉爽宜人。夜晚乘船游览古运河,美景如画,赏心悦目。沿岸绚丽的灯光倒映在水波里,波光粼粼,摇曳多姿。沿岸的灯光与苏州的古城建筑浑然一体,分外迷人,千年古城苏州的柔美和风采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运河两岸火树银花,灯火阑珊,在灯光的照耀下,岸边的绿树繁花,亭台楼阁,水中的游船,流淌的碧水全变了颜色,五彩斑斓,令人眩目。船上为我们送来了香茶、点心和水果,喝着香茶,吃着水果,磕着瓜子,赏着美景,真是幸福的可以。不大一会儿,船上的服务人员开始给我们讲述苏州的民俗和典故。虽然他讲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也能听出个大概。对苏州的民风民俗有了一些了解。他还教了我们一些苏州话的常用语,如“您好、谢谢、美女、帅哥”等等。当时记住了,下船后忘了个干净。船上安排有苏州评弹,我喜欢苏州评弹,正合我意。一位美丽的少女手托琵琶,姿态优美,奏出了动人的乐曲,然后她开喉演唱,开始演唱的几曲都不太熟悉,但很动听,后来她演唱到《太湖美》时才完全听懂了歌词,因为这首歌耳熟能详,容易引起共鸣。此时游客开始鼓掌,掌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响亮。游船悠悠行进,如画的景色不时地映入眼帘,对面过来的游船,灯火璀璨,瞬间闪过。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浆声灯影,万家灯火,景色美成了诗,让人赏不尽,爱不够。
欢乐嫌时短,不知不觉40多分钟过去了,感到意犹未尽。游船到达彼岸,留恋不舍地走下游船。此时夜幕四合,天空的晚霞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古运河依然是灯火阑珊,运河水没有晚霞的映照,黑黝黝的,缓缓地流淌着。夜游古运河,感受到了古运河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感受到古城苏州的风采和美丽,观赏了古运河美丽的夜景,听到了喜爱的苏州评弹,此行收获还是不小的,亦是很有意义的。(杨景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