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谒下悟真寺

(2022-09-12 10:51:26)
标签:

文化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杨景贤

初秋时节,我们一行来到蓝田县城游历,蓝田县以盛产蓝田玉出名,蓝田玉亦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蓝田县周边有名胜古迹,为该县增色不少。这天下午,我们决定去拜谒水陆庵。十年前,我曾来过水陆庵,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记忆淡漠了。

当我们来到水陆庵时,工作人员说,你们需要到附近医院做核酸,方可进入。我们前些天已做过核酸,并呈上我们做核酸的记录。但工作人员还是坚持让我们重做核酸,才可放行。此时已是下午四点钟,做完核酸,恐怕寺庙已该下班了。正当我们准备怏怏回归时,我突然发现水陆庵对面的下悟真寺有个告示,72个小时以内做核酸者可入内。我顿时心中一喜,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何不去拜谒下悟真寺?于是,我们顺利地进入寺院

下悟真寺的门楼建的比较气派,灰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门檐下挂着一块黑色的匾额,上书下悟真寺四个金色大字。字是楷书,写的蛮不错。门两边有一副楹联“念佛放光第一梵刹,开宗立教根本祖庭。”隶书写的蛮好。大门两边,各有一个石狮,石狮雕的还是很有神韵,嘴微张,舌微伸,显得很生动。进门有一金大肚佛像,大佛喜笑颜开,很是喜庆。是让人笑看人生,快乐生活。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进得寺院内,正殿是大雄宝殿,右殿是观世音萨,左殿是地殿王萨。进入正殿后,一尊巨大的卧佛映入眼帘,卧佛身着大红袈裟,静卧在那里,右臂撑着头颅,神态安祥,宝相平和。佛像的耳垂出奇的大这亦是佛像的共同特征。这个卧佛非同凡响,是世界第二大卧佛,我不知世界第一大卧佛在那里,我在敦煌看过大卧佛,不如下悟真寺的卧佛大,但那个卧佛年代久远,文物价值要高许多。

殿堂内雕梁画拣,五彩斑斓。大殿两侧均有雕塑,众佛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佛界的生活场景令人羡慕。雕塑群像展示了佛门的千姿百态让人感到新奇,一种敬仰情油然而生。大雄宝殿建的不够宏伟,比西安的大兴善寺的大雄宝殿要小许多。大殿的门也不太大。在门的上方有一黑色匾额,上书“大雄宝殿”四个金色大字,字写的遒劲有力,很有观赏性。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大家赵朴初题写。我见过不少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这个大雄宝殿写的非常唯美,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大殿门外两侧各有六根红色支柱,给大殿增色不少。门的前方左右各有一雕像,雕像不大,但显得很生动。

右边殿堂供有观世音萨雕像,观音身着红衣,妙相庄严秀美,一条腿盘着,一条腿屈立。两边有童子和诸佛的雕像,整个构图生动传神,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极具神韵。观之令人肃然起敬。左殿供奉地藏王萨,进入殿堂,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迎面扑来。地藏王菩萨的塑像端庄威严,气宇轩昂令人见之忘俗,其他塑像亦皆生动传神。我曾颂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与地藏王菩萨似乎有一种心灵上的应。

从左殿出来,来到大雄宝殿左边的一个院子,院子里栽种了一些花树木,长得葳蕤,生机盎然。有石榴树、紫薇花树、香椿树、枫叶树等。其中有一棵石榴树,树枝长的曲曲虬虬,形状怪异,很有观赏性。在不远处,有一小池,池中有莲,长得绿幽幽的,还开了粉红色的花儿。在池中塑有一多臂咖啡色菩萨像,脚踏莲花台,双眸微闭,神态安然,面部呈微笑状,看上去很喜庆。

院子的背后就是巍峨的秦岭,山脚下有一条铺滿杂石的溪流,曲水回环,溪水清澈,水流淙淙,哗哗作响,可能是秦岭山上流下的山泉吧?秦岭层峦叠嶂,茂林幽篁,苍翠欲。下悟真寺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真可称得上是风水地。我用相机将青山、碧水、住宅和花树拍到了一起,堪称是一副美妙的图画。

平心而论,下悟真寺建筑不够宏伟,规模也不大,只有三个殿堂。但这不能因此小瞧了悟真寺。一是悟真寺历史悠久;二是当年的悟真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红极一时;三是悟真寺文化底蕴深厚。说起悟真的历史,还真有许多值得炫耀的地方。

悟真寺建造历史可追溯至西晋以前,隋开皇十四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正式称名悟真寺。至唐开元初期,已成为拥有上下两院称得上超一流寺院,在长安众寺院中独领风骚。不仅拥有上下两院,含上方北院、上方南院、橡湾竹林寺、山北玉泉寺、山北水陆道场、河湾口华严院,共六大寺院群落,还有殿宇庭堂4000多间,僧众1000余人,有山场田产5000亩以上,可谓盛极一时。规模之大,影响力之广泛,就连当时的负有盛名的香积寺也望尘莫及。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拜谒下悟真寺

这座寺庙,当代人不太熟悉却是净土宗祖庭,在日本影响力很大。悟真寺历经沧桑,数次被毁,但她依然延续了一千余年,至今仍然屹立在秦岭山峦。

当今的悟真寺有上下两院,上悟真寺位于悟真岭西边山崖上,下悟真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蓝水南岸,两寺相距约1.5公里。上悟真寺为民国时期重建,下悟真寺是在2000年复建下悟真寺虽然建的时间不长,但因为有世界第二卧佛,提升了寺院的价值和魅力。

在唐代,悟真寺闻名遐迩,除了是修行者的向往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的憧憬之所像白居易、王安石王维、韦应物、张九龄等都曾题咏悟真寺,且有作品传世。特别是白居易的《游悟真寺诗》,全诗共一百三十韵,一千三百字。堪称中国古代描写寺院长诗之最。比他的名作《长恨歌》《琵琶行》长了许多。白居易为悟真寺写这么长的诗,显然是他对悟真寺情有独钟,喜爱这所寺院,才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名作。这么多历史名人为悟真寺题,说明当时的悟真寺名声远播,影响广泛,从而引起了文人墨客的热切关注。

今天的悟真寺的名气的确水陆庵不能同日而语,因为水陆庵建于明代,一直保留在现在。而且有敦煌第二雕塑”的美誉而上悟真寺是民国时期所建。下悟真寺是2000年才复建,至今才20多年。这是悟真寺逊色于水陆庵的主要因素。但从历史上来看,悟真寺历史悠久,名气很大,有道高僧很多,文化资源丰厚。只是因为多次被毁,才成现在的规模。昔日的辉煌亦是这座寺院的底蕴。假以时日,悟真寺会找回自我,重现昔日之风光。(杨景贤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秋赏月记
后一篇:咏地肤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