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儿山游记

(2022-09-01 19:31:01)
标签:

文化

旅游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杨景贤

在去营口望儿山温泉水乐园的行途中,我忽然发现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小塔,有时看像一个人在向远方眺望。我问同行者,这是什么地方?同行者告诉我,这是一个旅游景望儿山。入住温泉宾馆后,我认为望儿山与这里还有不近的距离就没有产生去看看的念头。

一天早上,我站在宾馆的8楼电梯附近的窗户向外观看,未曾想望儿山居然映入我的眼帘。直觉告诉我,望儿山离这里并不远。我回房间拿出相机,准备在8楼拍照。后来一想,这座宾馆共有10层楼,到更高层拍撮效果会更好。于是我来到10层楼,举目眺望,果然是10楼拍摄效果更佳。于是,我拍了不少望儿山的照片。

拍完照片后,我遂产生了游览望儿山的念头。我问宾馆的服务员,这里到望儿山景区有多远?服务员说,不远,行走约半个小时就到了。我一想,这么近的路程,为何不去看看以后再来这里的机会少之又少,不看岂不留下了遗憾?于是,我决定去望儿山景区看看。我匆匆而行,用了2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望儿山景区南门。令人失望的是,大门竟然是关闭的。我寻问当地老乡是乍回事?老乡告诉我,因疫情关系,望儿山景区只开北门,南门即封闭了。我问到北门有多远?老乡说道,路不近,而且不好走。我想既然来到景区,还是设法进去看看。

我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向北门而行。路是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很不好走。我深一脚浅一脚,急匆匆地前行。前行中居然未碰到一个行人,这里的蒿草有一人高,四周寂静无声,只见彩蝶乱飞,偶尔听到小虫儿在唧唧地欢叫。我未免有点胆怯,行走的步伐更快了。走了好半天,才行至到一条公路,望左首一瞧,只见一个五彩斑斓的牌坊立在大道上,上写望儿山三个大字。牌坊两侧的立柱上有一副楹联,“永报三春茹苦含辛慈母泪,当倾大爱经天纬地望儿山。”字是楷书,写的还是蛮不错的。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见到望儿山牌坊,我心中一喜,以为景区北门就在近前。结果是误判,这里到景区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我走了一段时间,见到路旁标有正觉寺的标识。这里有个寺院,何不先去拜谒一下。进得景区,每行十余步,就有一个雕塑,都是表述母亲爱子内容的。每个雕塑形态不同,但表述的都是慈母爱子的。令人感到很温馨,很亲切。

来到正觉寺,只见偏门开着,无人看守。朱的大门上贴着“疫情防控双暂停“。见此不免有点失望,我迈步进了寺院,寺院的殿堂的门多是关着的。只有财神殿的大门是开的。大雄宝殿恢宏壮观,大殿上方有一匾额,上书“大雄宝殿“四个金色大字,字写的雄浑遒劲,这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大家赵朴初的墨宝,为寺院增色不少。大雄宝殿的大门紧闭着,不能进去拜谒,未免有些纠结。

我在寺院逗留了一会儿,就匆匆地离开了。当我走出寺院,来到大道旁时,两组雕塑吸引了我,一是白色花岗岩雕的母亲形象端坐在那里,形象端庄,慈眉善目。是黄色雕塑,一个年轻的母亲站立在那里,双臂弯曲,面带微笑一个小儿站在她的面前,右手握拳,左手高擎,似乎在与母亲做着互应。画面温馨感人。望远处观看,望儿山映入眼帘,宝塔清晰可见。我顿时来了灵感,将两组雕塑和望儿山拍在了一起。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而且看上去十分和谐。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又行走了一阵子,终于来到望儿山北门,这北门与南门相距可真够远的,把我累得不轻。进得大门后,双腿有种酸软的感觉,忽然感到右脚小姆指有点疼痛我脱下鞋子一看,小姆指居然磨起了一个大泡。我想,可能是走那段崎岖不平的小路造成的。过去外出旅游,走的路比这里多,脚上也从未起过泡。进门不远,路两旁有杨树林,密密匝匝的。杨树高耸挺拔,直刺云天。行不多远,一个湖泊映入眼帘。走近一看,这个湖并不算小。湖水清澈,水质很好。这天几乎无风,水平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若银花闪耀。湖边建一亭子,色彩缤纷,古色古香,亭子的四个角高高翘起,显得十分俏丽。望远处看,青山隐隐,白云悠悠。湖边有青松和花地,花开的灿烂红艳艳的一大片,将湖景点缀的更加美丽。我掏出相机,将青松、花儿、远山和湖泊拍在一起,远山近景,白云飘飘碧水潺潺,绿树繁花,看上去十分漂亮。

在亭子附近坐着一位老者,戴着一副宽边眼镜,花白的头发,长方型脸庞,看上去很儒雅,应是一个文化人。我问老者此湖叫什么湖?老者说,这是望儿湖。我又问道:“老师,您是本地人吧?”老者和蔼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是当地人。”我又问道:“老师,我看您是个文化人,您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望儿山的有关传说和典故?老者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望儿山的传说有好几种,一般都认可这种说法。”老者打开话匣子,娓娓道来。

相传古时候,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户贫苦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供儿子读书。儿子很励志,日日苦学。当时光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儿子长大成人了,决定参加朝廷举行大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别让娘担心!未曾想,厄运袭来,他的儿子在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

母亲昼耕夜织,聁望儿子归来,但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不免焦灼不安,就天天到海边眺望。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母亲的头发都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悲伤之情,感人肺腑。

光阴荏苒岁月更叠。望儿数十年的母亲去世后化成一尊石像。在母亲伫立望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慈母塔,在山下修慈母馆,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恩情。老者讲完这个传说,我的双眸溢出了泪水,这个故事太感人了。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望儿山游记

我谢过老者,行不多远,一个硕大的雕塑映入眼帘,这是一个母亲的雕塑,她面相慈善,站立在那里,两手捂在胸前,目视方,令人肃然起敬。这应是根据望儿山的母亲创作的吧?雕像后边,刻有“慈母聁儿归”五个金色大字,字是行书,写的很有功力。这里还留下了当地庆祝母亲节的痕迹,每到母亲节,当地有关部门组织活动,庆祝母亲节,追忆慈母望儿的故,宣扬母爱的伟大,倡导行孝道,爱母亲。

我终于来到望儿山的山脚下,望儿山并不高,小塔清晰可见。小塔即是母亲的化身,当年母亲聁儿归,望眼欲穿,泪水涟涟。每天都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盼呀盼,望呀望儿子何时归来呀?母亲每天都在焦灼地等待儿子的归来。然而,一个又一个失望打击着她,让她肝肠寸断,痛苦不堪。这是一个感人肺腑令人痛彻心扉的故事。见证了慈母爱子的伟大情怀,让人为之唏嘘,为之叹息,为之悲切,为之敬仰。伟大的母爱放射出璀璨的光。望儿山真是一个宣扬中华文明,弘扬孝文化的好地方。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紧密结合,会产生良好的效应。我留恋不舍地离开了望儿山,慈母望儿的情景不时在我的脑海里涌现真是感天地泣鬼神啊!                                                   (摄影杨景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