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印象

(2022-07-12 17:43:17)
标签:

文化

旅游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杨景贤

去甘肃青海大环线旅游,需坐动车先去兰州,兰州与西安相距不远,坐动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到达兰州的时间是中午,入住农垦宾馆。该宾馆就在兰州火车站附近。来兰州之前,我计划利用下午的时间逛逛这座城市。于是准备饭后去逛逛兰州城。我要了一碗羊肉烩面片滿滿的一大碗,兰州人到是蛮实在。但所谓的羊肉烩面,只是在碗里见到一些羊肉碴碴见不到整片的羊肉但味道还蛮不错,香香的,我居然将一大碗面片吃了个干净。

饭后行至大街上,准备寻找出行的车辆。此时浓云密布天空阴沉沉的。火车站周边人流涌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来兰州之前我做过功课,搜寻了兰州的几个要景点。我决定先去中山桥看看,一是观看这座百年大桥,二是看看黄河是怎样从兰州城流过。为了节约时间,我想打的过去,结果这个时期打的很难,我迟迟打不上的。于是,我决定换个地方去打的。当我步入另一街道时,瞬间刮起了大风,还夹杂着雨点。我看天上乌云滚滚,大有黑云压城之势。风越刮越大,附近商店的牌匾都给大风刮掉了。我一看不好!要下大雨。我赶快向宾馆奔去,好在宾馆离这里很近,我一会儿就奔回宾馆。当走进房间时,就听到哗哗地雨声,我从窗户向外一看,只见大雨倾盆而下。我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否则,自己要被淋成落汤鸡。雨越下越大,自己去逛兰州城的愿望也随之成为泡影。事先列好的计划,让一场大雨泡了汤,很是纠结。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只能是怨自己运气太差了。同时,又安慰自己,回来后还有在兰州玩的时间,天公不会不做美了吧?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旅游返回兰州后,已经是一周以后,这天天气蛮不错,晴间多云,风和日丽。我暗自庆幸,这次老天很惠顾自己呢!吃罢早饭后,我便去火车站附近公交车。这次时间比较充裕,我准备坐公交车去白塔山公园,事先搜寻过公交车,139路公交车抵达那里。我刚到车站,139路就开了过,我迅即上了车。坐公交车有个好处,沿途可以看到街景,行途中我看到兰州的城建还是蛮不错的,高楼大厦不少,街道相对也比较宽阔,比我的想象要好。

当路过兰州大学时,我突然想起在济南的一个叫周晓波的朋友,他就是兰州大学毕业的,当年我们曾在共青团山东省委机关工作。当车行至白塔山公园,我下车后,一眼就瞧到了中山桥,看到了滚滚东流的黄河,顿感精神为之一振。中山桥宏伟坚固,有一种沧桑感。黄河两岸,都是高楼大厦,栉比鳞次将兰州城映衬得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我漫步向白塔山走,开始慢慢地爬山。白塔山植被很好,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我拾级而上,一边爬山,一边观赏景色。山上亭台楼阁较多,一会儿出现一个亭子,一会儿又出现一个牌坊,都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这天是星期六,当地人来公园游玩的亦不少。当我行至一个展览馆时,只见成群结队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向这里走来。听说这里在举行党教育活动此时,一位青年喊住了我,说道:“同志,你能帮助我们合个影吗?”我立马应道:“好啊!没问题!”年轻人将手机交给我,我让他们排好队后,然后高喊一二三,为他们拍了照。年轻人在向我道谢时,又一个年轻人递给我手机,说:“麻烦您帮我们拍个合影,好吗?”我说:“好的!”接过他的手机,帮他们拍了合影这个风景秀丽之地,能为他人帮个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慢悠悠地向山上爬着,一边爬一边观赏景色,并不觉得累,而且兴致盎然,心情大好。一个五彩斑澜的牌坊映入我的眼帘,这是我一路爬山看到的最壮观最漂亮的牌坊,牌坊是黄色琉璃瓦,雕梁画栋,很有观赏性。上书有“凤林香袅”四个大字,字写的还是蛮漂亮的。牌坊后面书有“秀映三台”四个大字,字写的亦很有功力。经过牌坊不远处,是一处寺院,名为“法雨寺”。寺院的门楼恢宏大气,又显得十分精巧。门前有两个石狮,石狮的胸前都挂着绸缎做的大花

法雨寺原称罗汉殿,位于白塔山三台大厅东北,登山六盘路中段西侧,与西岭三官殿对称呼应。始建于清乾隆、道光年间,光绪时曾重修。法雨寺门坐西朝东,北为正殿,悬山连卷棚顶,外接卷棚抱厦;西为硬山厢房,亦有卷棚抱厦白塔寺原地藏殿石雕地藏菩萨像移供于此,是白塔山唯一所存之佛像南为硬山顶干栏式悬楼,立于岩基裸露的悬崖之上弯转曲折,可达后院。

进入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气势雄伟,五彩缤纷。顶部有一块竖匾,上书“藏经楼”三个大字,写的遒劲有力。下方有一块桔红色的牌匾,上书“大雄宝殿”四个金色大字,是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书法大家赵朴初所题写,字写的雄浑大气,功力深厚一看就是大家手笔。大雄宝殿左面有大鼓一面,右边有大钟一座。还有六个转运筒。大雄宝殿内的塑像塑造的十分精细,宝相庄严,仙气毕现。进入大雄宝殿,如同进入佛界,一种神圣感顿时溢遍全身。大雄宝殿对面亦有一殿堂,供奉着塑像,造型亦很美观。有的善男信女在这里叩拜上香 ,并默默地表述自己的心愿。寺院中还有一铁,造型优美。法雨寺寺院不大,但很精致,放射出浓郁的佛门气息。

爬行了不太长的时间,便来到了坐落在山巅白塔寺。白塔寺的门楼不大,色彩单一,只有一种朱红色。门楼上的牌匾书有“白塔寺”三个金色大字,这应是魏碑体,显得大气沉稳。相传白塔寺是为纪念元代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而建。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统一大元帝国的疆域时,曾致书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法王。法王即派一著名喇嘛去觐见成吉思汗,该喇嘛途经兰州时不幸病逝,于是元朝下令修塔纪念。

进得寺内,高耸入云的白塔映入眼帘。元代所修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在旧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慈恩寺,但百姓仍呼之为白塔寺。白塔八面七级,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佛像。角檐有铜马,微风吹过,清脆动听,上冠绿顶,下筑圆基。白塔造型优美,很有观赏性。

白塔寺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有一雕塑石象驮着,最早的象皮鼓为元代末年一位印度僧人云游白塔寺所献,原物毁入战火,此鼓为清代的复制品。对面悬挂的青铜钟美观大气。系清康熙57年铸造,重153公斤,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声音宏亮。与象皮鼓同称镇山之宝。很有文物价值。元代的紫荆树早已毁入战火,现存的紫荆树系后人重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由山上下来,就显得轻松多了,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还种说法不确切。下山总是比上山容易的多。下山后,我即来到中山桥边,中山桥上行穿梭般的来往,川流不息。到了中山桥,自然要在桥上走一走,去感受一下这座百年名桥的魅力。兰州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清1908年,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中山桥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有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 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 兰州黄河铁桥作为一个交通结构工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很有研究价值和借鉴价值。
    在中山桥上行走,远眺城市风景,近看黄河水流。中山桥给人的感觉是坚固厚重。这座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铁桥,具有浓重的沧桑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它依然坚固如初,依然巍然屹立在滔滔东流的黄河上,彰显着它的不凡价值。走到河对岸,在桥头的右边,竖着一块黑色,上面刻有“黄河第一桥”五个隶书大字,字写的很有功力。中山桥当得起黄河第一桥的名头,无论从时间跨度、建筑质量,还是文物价值,它都是实至名归。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兰州印象

来到兰州,自然要看穆斯林教堂。好在兰州西关清真大寺离这里并不远,只有两公里左右。我决定步行去西关清真寺。此时接近正午,温度还是比较高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我在大街上漫步,显得很从容。兰州西关清真大寺是穆斯林客商所建,俗有“客寺”之称。位于兰州市西关街西端。始建于明朝洪武或永乐年间,史载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年间曾有扩建,民国初年又扩建临街铺面和院内沐浴室等附属设施。1986年进行了重建,被称之为兰州十大建筑。成为兰州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

很远就可望见清真大寺了,拱型大圆顶,宏伟壮观,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走近大真寺,大门上方刻有“兰州西关大清真寺”十个大字,写的美观大气。走进大寺,院中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型大伞,遮的滿院都是阴凉。大寺两旁摆放了很多鲜花和盆栽,红红绿绿的。我拾级而上,来到大厅的大门,却发现大门紧闭着,今天不开门?我随之产生了疑问。此时见到一个洁人员,我问他为何不开门?他说道:”前段时间兰州出现疫情后,寺院关闭,一直未开放。”我听后不免有些怏怏不乐。但又一想,自己毕竟来过大清真寺,见到了大清真寺的概貌,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大清真寺出来后,我想重寻个景点去看看,但时值中午,阳光炽热,温度太高,不宜游玩。况且我了白塔山后,体力有所消耗,感到有些疲劳。我决定先逛逛街景,然后就回宾馆准备返回西安。兰州的街道比较宽阔,街道两旁的建筑还是有些特色。时值中午,街上的行人不是特别多,稀稀落落的。此行中,我感到兰州人很友好,很热情。不管是问路,还是请人为自己拍照,都会得到热情的回应和配合,在炎热的夏日里,使人如沐春风。

这次兰州行,我爬了一座白塔山,走了一座中山桥,看了一座清真寺。这三大景区都是兰州市的重要景区,也很有代表性,对于我了解兰州,感悟兰州还是有很大的帮助。黄河穿越兰州,桥梁横架南北为金城兰州增添了气势黄河为兰州增光添彩,使金城兰州成为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灿烂的光华。杨景贤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