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母校五十周年大庆

标签:
教育情感 |
杨景贤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离离开母校平度十四中学已经四十多个春秋,因忙于事业,忙于打拼,母校在自己的记忆中慢慢地淡漠了。数十年没有与母校联系了,但对母校的记忆还是清晰如昨。
2009年1月,我的著作《台下台上张火丁》出版,一度成为畅销书,《山东商报》《济南时报》《青岛早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该书出版的信息。《北京晨报》《中华读书报》作了选载,《深圳晚报》作了连载。算是有了一些影响力。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我的母校平度十四中的老师给我发来了信息,对我表示祝贺。老师的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感到既高兴又惊异。我离开母校已经41个春秋,后来从未与母校联系过,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联系方式的呢?我十分珍惜母校的关爱,从此也与母校有了比较紧密的联系。
2009年9月,我又意外收到母校的请柬,邀请我参加母校成立50周年大庆。我手捧着这份烫金的请柬,心情十分激动,母校邀请自己参加校庆,这是一种信任,一种荣誉。我当时在报社担任部门负责人,工作很忙,时间很紧。但我还是决定请假参加校庆。我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自己没有理由拒绝母校的一番美意。
校庆那天上午,平度团市委派车把我送到母校。当我步入校区,眼前的母校己经是旧貌换新颜了,当年我在母校上学时,是一排排的平房,如今的是四层的教学楼。在教学楼大门上方,刻有“砺志、勤学、守纪、求是”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应是学校的校训吧?校区绿树繁茂,花儿绽放,白色的雕塑是两位青春少女,她们昂首挺胸,目视远方,似有一种动感,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校园里红灯高挂,彩带飞舞,鼓乐阵阵,彰显出浓重的节日气氛。
校庆活动隆重开始后,时任校长回顾了平度十四中50年不平凡的历程,并展望了美好的未来。“辉煌五十年,桃李满天下。”50年的沧桑岁月,学校教学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倾力培育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着光和热。一些在事业上做出贡献的代表先后发言,介绍了自己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取得优异成绩的经历,赢得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随后举行了文艺表演。有诗朗诵、大合唱、舞蹈、二胡合奏等节目,学生的表演朝气蓬勃,激情漾溢,彰显着蓬勃的青春活力,给校庆带来欢乐的气氛。
在校庆期间,我有幸见到了两位老同学,他们喊我的名字,但时光隔的太久,感到似曾相识,却认不出他们是谁?也不知叫什么名字了,显得十分尴尬。其中一位同学说道:“景贤老同学,我读了你写的《台上台下张火丁》,写的太好了!老同学真是了不起!”我听后顿时感到脸红耳热,赶紧说道:“老同学过奖了,谢谢您的抬爱!”我真没想到我的著作居然在母校有读者,真是太出乎意料了。我带来了几册《台上台下张火丁》,签名后捐给了母校的图书馆,也算是我献给母校诞辰50周年的礼物吧!我还有幸见到了老同学杨林香的弟弟杨林松,他在学校担任体育老师。数十年未见,杨林松的变化不是很大,可能与他从事体育教学有关吧!时间关系,我们只是相互打了个招呼,未及细谈,留下了遗憾。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校,这次参加校庆,感慨良多。望着漂亮的教学楼,想起当年我上学时的一排排低矮的平房,真是天壤之别啊!学校有宽阔的操场,优美的环境,宽畅明亮的教室,硬件设施非常不错。学生们都穿着美丽的校服,漾溢着青春的活力,脸上溢满幸福的微笑。他们的幸福指数不知比当时的我们要高多少倍?他们是生逢盛世的一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也是幸福的一代。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