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现象引发的思考

标签:
文化 |
杨景贤


京剧不景气,演出没市场,这似乎在张火丁身上看不到。逢张火丁演出必火,演到那,火到那,在国内火,国外也火,这是张火丁独有的艺术魅力。张火丁的艺术魅力能够复制吗?这个话题似乎难以解答。倘若京剧艺术有更多的张火丁,京剧艺术不就复兴在望了吗?这种想法很好,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张火丁现象之所以弥足珍贵,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首先说说张火丁的人品,在京剧艺术这个圈子里,张火丁确实与众不同,她能在浮躁中保持冷静;在功利中保持淡然;在喧嚣中保持沉默。有专家总结出张火丁现象的精髓:尊崇戏曲传统,潜心程派艺术,不媚俗,不流俗,心淡如菊,德艺双馨,矢志于一生走正路,“替祖师爷传道”。笔者认为,这位专家对张火丁现象的诠释是比较到位的,人淡如菊的张火丁,不争名,不逐利,不媚俗,不流俗,重传承,善创新,潜心京剧事业,打造艺术精品,成为菊坛的一面旗帜。
在艺术方面,张火丁执着追求,真情付出,尤其她善于在传承中创新。张火丁在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十分注重秉承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所以她的创新能获得成功。她创演的《江姐》《梁祝》等,都体现了她对传统的良好继承。张火丁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是精益求精的,她从不走捷径,不追求功利,而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去继承,去探索,去创新。艺术就是张火丁的生命,她为此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这种倾情付出,提升了她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内涵,也提升了她的艺术品位。
张火丁的艺术为什么会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因为她有道德高地,有艺术高度,有传统意蕴,有创新精神,奉献的是艺术精品。所以说,张火丁的艺术是不容易复制的,因为她所具有的精神元素和艺术元素,一般演员是很难达到的。张火丁有人生和艺术的定力,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很难左右她,尔任东西南北风,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门心思为艺术,在当下浮躁和功利的社会里,这种定力是很了不起的。





这次张火丁赴国外演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非华人观众占了多数,这就很不容易了。张火丁的艺术能征服国外观众,让国外观众倾情地追捧和叫好!能让她连谢五次幕。这种现象确实是令国人为之振奋,同时也是发人深思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真正的艺术是会受到异国观众欢迎的。虽然他们看不懂唱词,听不懂唱腔,但他们能从优美的艺术中得到享受,他们同样能领悟到艺术的魅力。
张火丁是京剧艺术的一面旗帜,一个楷模,一个学习的样板。一名演员火一时容易,火一世很难。张火丁已经在京剧这个艺术天地里火了数十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研究张火丁现象应成为一门学问,要研究透并不容易。但要想让京剧艺术走向振兴之路,很有必要对张火丁现象进行一番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推广,这对于京剧艺术的振兴和发展,将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