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游记

标签:
文化 |
杨景贤
我早就听说山西有个悬空寺,十分险峻,很有观赏性,不免为之神往。在一个晚秋的日子,我终于夙愿得偿,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悬空寺。悬空寺座落在北岳恒山的一个山腰里。站在山下瞭望,感觉悬空寺好像是贴在山腰上,随时有坠落下来的感觉,真是悬而又悬。
悬空寺始建于公元491年,原名为玄空阁,后改名为悬空寺。别看它规模不大,却是佛儒道三教合一的寺庙。真可谓庙小“神仙”多了。有一种俚语这样形容悬空寺“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如此形容未免有点夸大其辞了。三根马尾能吊住悬空寺?这叫做艺术夸张吧!同时也说明了悬空寺之险峻。

悬空寺如此建筑风格,自然会让人为其担忧。在2010年,《时代周刊》在评选世界岌岌可危的十大建筑时,悬空寺榜上有名。说明悬空寺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
这天天气晴好,微风和煦,阳光明媚。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我沿着山路缓缓而行。由于景区控制上山人数,所以走走停停,非常缓慢。而且越往上爬道路越狭窄,也就越难以行走。我有“恐高症”,平时是不敢登高的,但那天我鼓足勇气,决定登上悬空寺看看。待爬到大雄宝殿时,往下一望,顿时有一种如临深渊的感觉。路很窄,木栏杆很矮,我身材高大,恐惧的感觉相对就强烈一些,但我还是咬牙坚持着。美景险中看,不经历风险焉能看到美景?我暗暗地为自己鼓劲。在狭窄拥挤的小路上爬行,不免战战兢兢,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心中如同十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恐惧心理始终萦绕在我的心中。
我步入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只有三尊佛像,佛像下边有两个雕塑的仙鹤,插了两把假花。这里的大雄宝殿自然不能与地面上的相比。空间狭小,只能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所以容不下更大更多的佛像。但进到殿中,依然能感受到佛家庄严肃穆的气场。

悬空寺分南楼和北楼,殿堂虽然不大,但内涵却十分丰富。南楼共有四个殿,分别是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其中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在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之为雷音殿。北楼共有三个殿,分别是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的中层,观音菩萨塑像慈眉善目,令人敬仰。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塑像神韵毕现,栩栩如生。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寺庙建筑中寥若晨星。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这样一个“三教合一”的殿堂,其意义非同凡响。
悬空寺座落在山腰的凹处,风霜雨雪不易对其造成侵袭,这对于寺院的保护至关重要。即使这样,也会让人感觉悬而又悬。一旦山体塌方,悬空寺岂不要脱落于地,跌个粉碎?然而,时空走过了一千五百多年,悬空寺经历过诸多自然灾害,尤其是毁灭性很强的地震灾害。但悬空寺依然安然无恙,稳稳地座落在山体中,岿然不动。这不能不说是太神奇了!
在悬空寺的下方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雕刻“壮观”两个红色大字,写的遒劲有力,十分醒目。这是诗仙李白所书。但其中的壮字却多写了一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诗仙喝醉了酒?写错了字?非也!原来是李白在写完两个大字后,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又在壮字上点了一点,其意是再壮一点。足以说明诗仙李白当时对悬空寺的震撼和欣赏了。

悬空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却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蔚为壮观。难怪诗仙用“壮观”来形容悬空寺了。悬空寺在建筑技术上亦是独出心裁,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悬空寺的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勾心斗角,重重叠叠,形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



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在游览了悬空寺之后,大为感叹,对营建悬空寺的工匠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悬空寺融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建筑技巧,在那个没有机械辅助,主要靠手工作业的年代里,能建造成如此高难度,高水平,高质量的寺庙,令人匪夷所思,难以想象。充分见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他们用聪明和智慧建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精妙绝伦的伟大工程,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建筑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