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结合深度衔接
(2024-06-04 11:50:4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学研究 |
读研结合
——5月22日在全镇幼小衔接研讨暨教师读书分享会上的发言
今天,由中心学校组织、中心幼儿园承办的“幼小衔接”研讨暨读书分享活动开得很成功。我很开心,也很感动!感触很多,由于时间关系,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的感受。
第一个关键词是“感谢”。首先感谢中心学校汪书记抽出时间亲自参加这次活动,其次感谢各小学和幼儿园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最后要感谢中心幼儿园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所做出的大量准备工作。
第二个关键词是“亮点”。本次活动的亮点很多,我不能一一列举,主要说三点:
一是“全面”。形式上,改变了过去只是幼儿园单方面走进小学去“衔接”,由幼儿园和小学共同交流探讨,进行双向衔接,共研共进;内容上,改变了过去仅从生活、学习等两个方面,今天8位教师分别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进行对幼小全面衔接进行了分享;人员安排上,由过去只有幼儿园教师参与,变为幼儿园大中小班教师、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即将进入低年级授课的老师共同参与。
二是“深入”。8位分享老师在深度阅读《幼小衔接那些事儿》这本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所呈现案例背后的教育思想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理论依据。这说明老师们阅读深入、思考也很深入。
三是“有效”。本次研讨会达到了“读思相结、研教结合、学用结合”目的。8位分享教师能结合幼儿园研学的《幼小衔接那些事儿》这本书中的观点,用教学中具体的案列来分享自己在幼小衔接中的做法和困惑,具有借鉴性和研讨性,效果很好。
第三个关键词是“建议”。下面我提三点建议,也是三点希望,仅供大家参考。
1.改变认知,形成共识。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情,而是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参与的事情小学教师要主动参加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大班的事情,而是从幼儿入园就开的,贯穿于整过学前教育,大中小班都需要开展这样工作。
2.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本次活动有一个遗憾,没有邀请家长参加。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等园校家三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开展形式更多样化的活动,除了开展幼儿园参观小学、走进小学教室听课外,还需要召开家长会或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对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培训和指导;鼓励小学教师走进幼儿园参加听课或者送教;定期开展由家长、幼儿园、小学等三方共同参与的幼小衔接交流会。
3.反复阅读,形成专业。幼儿园教师需要反复阅读《幼小衔接那些事儿》这本书,小学教师尤其是担任低年级教学的教师要阅读这本书,幼儿园领导和小学相关领导也需要读这本书,重点学习书中。幼儿园的周计划和日安排或者安排游戏活动时,需要运用本书的理论和结合“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大方面16个发展目标来谋划,让我们对幼小衔接工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以此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老师们,让我们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和实践,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无缝衔接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探索中前行,在快乐中成长。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合作就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