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读书人”评选带来的尴尬与思考

(2024-03-18 09:03:39)
分类: 校园生活

“最美读书人”评选带来的尴尬与思考

315日,是中心学校第二届最美读书人镇级评选的日子。这天,我感到特别尴尬和遗憾,也很委屈,想哭,但是眼泪没有流下来!

221日,新学期第一次校长办公会上,我就提出了开展第二届最美读书人评选的活动,校长们都没有提出否定意见,于是确定了3月中上旬开展第二届最美读书人的评选。为了吸取第一届最美读书人评选的不足,我开始修改《评选方案》和《评分细则》,先后发给汪书记和王校长审阅,结合汪书记修改建议,最终确定了《评选方案》并于37日上午8:42发布在中心学校微信管理群,同时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各位校长园长好,请将第二届最美读书人评选方案转发给每一位教职工,安排专人负责校级最美读书人评选,按时推荐镇级最美读书人评选材料;具体评选细则和表册明天发布,下周进行评选。根据最终版的《评选方案》,我反复多次修改了《评分细则》,于311日上午在白帽教育qq群和白帽幼儿教师qq群都发布了《评选方案》和校级镇级最美读书人评选《登记表》。

与第一届最美读书人评选的《方案》和《细则》相比,本次要求降低了——由90分降到70分就可以推荐参加镇级评选,申报材料内容和时间更具体更明确,对各校参加的教师数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校(园)不少于60%的老师参加校级评选,推荐70分并位居各校前20%的老师参加镇级评选”,增加了“阅读指导课”的加分项。更重要的是311日下午校长办公会上,我对第二届最美读书人镇级评选的要求和申报材料的相关表册填报进行了解读。

至此,我认为这次最美读书人评选活动准备工作是很充分的,而且我很自信地觉得参加镇级评选的人数肯定比第一届(15人)要多得多,不会少于30人吧。随着镇级评选时间(315日上午)的临近,我的这种自信心越来越不足啦!评选之前各校上报给我的《登记表》都不符合要求,我只好逐一打电话给各校负责同志进行解释,要求重报。如何填报表册,我在校长会上进行了解读啊,这不是什么难懂的东西啊,为什么我还要再三解释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15日上午8:30,参加评选活动的评委陆续来到办公室,可是我的《汇总表》还没有出来呢。是我提前没有做好准备吗?不是,而是要求各校在13日前报给我的《登记表》在14日下午还没有收到,白帽初中在15日评委在评选时都没有发给我,还是我打电话询问才发给我;不少学校填报的《登记表》不是镇级评选登记表,仍然是校级登记表。这两份登记表是有区别的,给我的汇总造成了难度,耽搁了评委们的时间,我实在过意不去啊!

汇总结果出来,让我十分尴尬,不但没有30人参加,而且没有第一届那么多人,仅仅只有14人!一年比一年少,这令我十分尴尬!白帽初中虽然上报了6位老师的自评表,但是没有一位老师提交材料参加镇级评选,如果说白帽初中进行了校级评选,也就是说没有一位老师愿意参加镇级评选,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也特别的遗憾!

虽然评委们很认真,但是参加人数很少,不到一个小时评选活动就结束了。不少评委都说,这样的评选没多大意思,浪费时间呢!我还了解到,白帽初中有这样一种声音:抽考都倒数,还读书呢?言下之意就是,辅导小学读书热热闹闹,抽考不还是倒数,读书有什么用?

想想这些天的努力,想想评选时的一幕幕,我感到很委屈,很难过,眼里噙满了泪水!说真的,我很想“躺平”呢!

评选结束后,我向汪书记简要汇报了一下情况。因为觉得委屈,汇报时我带了一点个人情绪。汪书记对我说,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这次最美读书人评选不尽人意,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呢?  

1.是不是我的为人或工作能力出现了问题呢?我觉得我的为人和能力得不到各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所以我布置的工作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让我好尴尬。(三八妇女节前,准备组织全镇女职工外出参观学习,虽然多次打电话到各校,但是活动还是因参加人数不多而“流产”啦,这次活动的“流产”,原因就是我的能力出现了问题——当时就不应该打电话统计人数,以至于让自己特别尴尬。)如果是这样,我只能选择“躺平”。如果不躺平,作为工会负责人在工会工作计划中安排的今后将开展“优质课比赛、教师素养比赛、退休教师座谈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我需要怎样组织?我会再一次尴尬吗?

2.是不是学校没有引起重视呢?如果学校重视的话,不知道学校是否按时布置和落实了最美读书人评选这件事?是否安排专人负责了?是否对教师解读了表册的填报要求?是否开展了校级评选?我想,查一查会议录或者工作群就知道了。

学校执行力是否出现了问题呢?如果学校执行力出现问题,那么学校很多工作就很难开展,即使开展了,也是应付,效果肯定不佳。

3. 是不是老师们的观念还没有得到转变?中心学校在汪书记倡导引领下,2年多里一直在进行师生大阅读,每年也花了很多钱为老师们购买阅读的书籍,积极加入“新教育”开展“打造书香校园”的行动,怎么还有不少老师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多年以前的模式上——不读书,我们不是照样考得好;还有老师认为——你读书,抽考不还是倒数?

老师们的观念没有转变,学校管理干部是否都转变了观念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呢!

有些老师的观念转变了——能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比如,不愿意参加最美读书人评选、考试成绩不理想;生活一地鸡毛、工作效率不高等等。为什么会这样?从新教育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这段话中也许能找到答案:读书不是目的,改变观念才是目的;改变观念不是目的,促进行动才是目的;促进行动不是目的,产生效果才是目的。是的,你做的再多,没有效果就等于没有做;你读的书再多,没有效果就等于没有读。

我理解教师读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让生活变得快乐,二是让工作变得轻松。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是否赞同这样的体会?

4. 是不是制度还不完善?这次参加评选的人数不多,是不是《评选方案》得不到老师们的认可呢?老师们不能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心学校的阅读课程化倡议,是不是学校没有这方面的制度保障呢?如果是这样,这可是学校的决策问题啊!

以上是我这次最美读书人评选活动后,从“个人能力、教师观

念、执行力、学校决策”四个方面所做的一点思考,希望今后不再尴尬,没有“躺平”的借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