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4月21日听辅小吴怡苗老师公开课教学的思考

(2022-04-28 16:59:33)
标签:

教育

时评

分类: 教学研究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4月21日听辅小吴怡苗老师公开课教学的思考

上午第三节课上课3分钟前我走进白帽辅导小学301班教室,只见教室后排坐满了各小学前来参加校际公开课活动的老师我慢慢地挤到了教室里面一排一位女生旁边坐下等待上课
    这节课观摩的是语文《童年水墨画》第课时的教学是由辅导小学入职不到3年的吴怡苗老师执教。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一转眼就结束了,随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

评课老师们都认为吴老师这节课很成功,优点很多,比如:用水墨画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表演方法来理解句子、重视读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以致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齐读课文想象画面)等等。我赞同这些优点。我个人认为,吴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让课堂“动”起来了!

1.上课伊始,吴老师课件出示水墨画让学生欣赏以此导入,然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书空写课题。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欣赏图片、读课题、写课题,这就很好地让学生动了起来,不仅手动、口动,而且思维也“动”了起来。

2.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比如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一边默读一边圈画文中描写的景物、在轻音乐中背诵课文等过程中,学生也“动”起来了。

3.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文中的句子。这里的表演也让学生“动”了起来。
     纵观整节课,体现“动”的环节不少。可是,老师们在评课时指出,这节课课堂气氛不活跃,有些沉闷。我也有同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点“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相反的评价呢?是我观课时出现了偏差,还是评课时老师们评价不客观?

我认为这节课气氛不活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吴老师上课时严肃了一点,笑容不多。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

2.提出的问题缺乏层次性。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成功与否,最能体现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而师生互动大多是通过问题的解答来展示。本节课气氛不活跃主要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不踊跃。为什么呢?我分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问题设计缺乏开放性和层次性。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出来的话,肯定就没有学生回答,课堂就会“冷场”。这节课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多,大多是学生被动回答(老师点名),我左后边一位男生这节课就回答了5次,其中3次是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的,如果老师不点名,我想这个男生有可能不会5次主动站起回答的。

3.平时课堂上缺少对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训练。这不仅仅在语文课上要训练,其他课堂上也需要训练。只有平时得到更多的训练,在公开课上学生才会踊跃发言,大胆回答问题。

当然,越到高年级,因为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低年级要低一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针对吴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用幽默化的语言,激发课堂的“笑点”。希望吴老师以后每节课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个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笑点”,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2.备课时预设一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游戏”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点燃“火药”上多下点功夫。

    3.暑假加入新网师《小语研课》的课程学习。我于2019年秋季加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现在改为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已经3年了,每学期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前几学期考核均为良好或优秀等次。本学期选择《小语研课》的课程学习,已经阅读了2本书,坚持打卡了32天,聆听了5次专家讲座,提交了4次作业,不过每次作业成绩不理想都只有合格等次,但是通过学习,我对文本解读、教材解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设计的预设,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因此,希望吴老师暑假能参与其中,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我们也要警惕课堂起活跃气氛的假象,虽然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平凡,课堂热热闹闹,气氛十分活跃,可是交流的问题没有深度,缺少思维含金量,这样的“热闹”应该摒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