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班主任工作案例)
(2019-04-08 22:11:54)
标签:
教育情感 |
分类: 家校共育 |
安徽省岳西县白帽辅导小学
随着2007年夏天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热播,“不抛弃不放弃”这句台词对我的震动很大,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站在马路上,路灯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望着远去的永和他的妈妈,再看看手中一份特殊的“说明书”,不由得深深地自责起来:这是何苦呢?要是接受了其他老师的建议——把孩子踢给家庭,这时,我早就吃过了晚饭,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网上自由驰骋的快乐。但是,责任和良心又迫使我不能这样做。
今天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早自习时小娜找到我说,她的15元钱不见了。我怀疑就是永干的,因为小娜和永同桌,而且永有前科。下自习后,我把永找到办公室,痛心地说:“孩子啊,你又做了对不起父母和老师的事吧?这学期不到四个月,你就多次干着这样的事情,难道你一点都不感到愧疚?”我捕捉到永的眼光忽闪了一下。我继续说“前几次,每一次你都保证要改,我听信了你的话,每一次都给了你的机会,可是你呢?从来没有给过老师一次机会来相信你,每次都让老师失望。”随即我十分肯定地说:“小娜的15元钱就是你拿去了!”我把“拿”字说得特别重。当听到我说出理由后,永低头流着眼泪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很伤心地表示:一定改!说真的,我再也不相信永的眼泪了,因为他用眼泪蒙蔽了我好几次啊!这时,我想到了魏书生对犯错的孩子用写“说明书”的办法。我说,每次你都是哭着承认表示改过,可是你一直都没有改过来,为了证明你真心改过,我希望你把以前我知道和不知道的“丑事”写成说明书,交给我保管。
在我强烈的要求下,永的说明书写好了。我一看大吃一惊,共20次!面对说明书,心里真不是滋味,同时感觉到自己教育的失误。最后我让永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
下午第二节课,永的妈妈急匆匆地赶到学校,我把《说明书》递给了她,她一看脸色变了,随即哭了起来。我问永的妈妈想不想让孩子变好?她连声说,想啊,怎能不想呢?
我对永的妈妈说:“把你儿子写的《说明书》复印三份,我、你、你儿子各一份。我在班上要求其他学生不带零花钱来校,派同学时刻监督,让你儿子没有下手的机会,同时我经常提醒他不要‘伸手’,‘伸手’必被捉;你在家把说明书张贴在孩子的床头上,时刻提醒他注意,同时暗中查看他的行为是否故伎重演,一旦发现你我及时联系。这样学校和家庭共同管理,我想他会慢慢变好的。”永的妈妈直点头,表示配合我做好一切。
我们来到文印社复印说明书。说明书复印好后,我对永说:“你把《说明书》时刻装在身上,当“手痒”时,你就拿出看一看。”永也表示做到。随后,他们母子走上了回家的路。看着母子俩在寒风中慢慢走远,我心情很沉重,感觉肩上责任的重大。
自这以后,我坚持在学校提醒永,回家他妈妈时刻监督。这样我和他的妈妈一直用《说明书》监督着永的行为。永有所改变,但是没有彻底改变。
我有记录工作日记的习惯,每当永犯错后,我都把事情的经过、内心的痛苦和不满用“孩子,我该怎样帮你”为题以日记的方式写了下来,在与永交往的一年里,我写了12篇共1万5千余字日记。在放暑假的前一个月,我将日记《孩子,我该怎样帮你》打印出来送给了他,让他抽时间看看。我本没有打算起多大作用,只是为了向永证明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同时也希望永了解和理解老师的苦心。
没想到,第二天永送来了一封信:徐老师,真对不起,读了您写的日记,我好感动,好感动,真的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我这次一定听您的话,改掉自己的毛病,请您和全班同学监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