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课堂的生命(教学反思)
(2019-02-27 21:03:05)
标签:
教育情感 |
分类: 教研论文 |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而常识性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虽然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教师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上成常识课,学生仅知道一些新型玻璃的知识,语文素养的培养无法落实。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在《新型玻璃》一文教学时,进行了一些创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备课时,我力求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这一原则,设计了“学做推销员”的课堂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活动中感受到社会的多变性,同时我设计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教学,更加激起了学生的新奇和。
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创新:
一、创设新颖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一开始,我就创设一个情景:今天老师又有一个喜讯告诉大家…我故意停下,学生一脸的渴求,迫切想知道,大声发问:什么喜讯啊?我开心的说:我当上了“新世界玻璃公司”的总经理!学生很疑惑,问我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是真的,不过要把总经理当好,就必须销售一定量的玻璃,为了销售玻璃,我必须在班级招收“推销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来当我的推销员啊?这一情景的创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争当推销员,为老师介绍新型玻璃,使同学激动不已,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全员参与。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每一个同学积极争取当推销员的氛围中,我出示课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推销玻璃,你必须知道被推销玻璃的一些特点和作用,掌握一些推销的技巧。于是,我给全班同学分成五个组,每一个组完成一种玻璃的推销任务。我不是的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对玻璃的了解,提供推销技术帮助。这样课堂上就形成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和谐氛围气氛。和谐氛围一旦形成,学生们就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三、激发表现欲望,享受成功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课堂进入实战阶段——玻璃推销,我首先想到的是要让学生获得成功。于是,胆子大,口才好,对玻璃特点把握的好的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走向讲台推销。一个比一个精彩,你看伟伟同学他推销的是夹丝网发到玻璃,不仅清晰地介绍了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而且最后还告诫各位观众,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不要不劳而获,否则你就会被捉!他的推销既让大家学到了玻璃的知识,同时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不就是语文课堂的功效吗?
对这几个同学的推销,我都一一进行了表扬,同时也进行了指导,更是激发了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人人都参与其中。这样,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鼓励积极竞争,锤炼适应能力。社会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要以培养“社会人”为己任。依据社会学理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社会生活的“准社会活动”,学生就是“准社会成员”。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社会化,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一开始,通过争当最佳推销员的环节,把学生直接推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推销环节中,采取不同层次的评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锤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灿群同学积极参与推销活动,我给他每一平方米的玻璃定价是100元,他在介绍玻璃特点和作用后,很神秘的说:这种玻璃原来价格是150元一平方米,现在可到大家这么有诚意,就100元一平米卖给你们,数量有限,赶紧行动吧!真的是了不起的孩子,在推销的玻璃时,不仅详细而又全面介绍了玻璃特点和作用,而且还把他爸爸在生意场的推销艺术带进了课堂。她的推销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更是让我赞叹不已。没有课堂的创新,就没有孩子们精彩的展现。
这节课我也存在不足之处:
1、随机应变能力不强。以至于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我却回答不上了而出现冷场的局面。
2、教材钻研不够深入,没有很好的凭借教材在编者、作者、读者之间找到有机连接点。
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