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岁幼儿启蒙教育,语文教学视频,幼儿语文启蒙认知教材

(2018-12-29 17:25:54)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幼儿园教育,早教

3-7岁幼儿启蒙教育,语文教学视频 ,幼儿语文启蒙认知教材

 

(本教程由网虫资源提供)

语言和文字,几乎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的起点,从牙牙学语到鹦鹉学舌,乃至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甚至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都离不开语文的功劳。如果能够奋笔疾书,舞文弄墨,那更是文化功底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仅仅以孩子的学习来说,识字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人际交往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语文不是到了小学才开始学的,早识字,早阅读对于开启孩子的智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早期教育最容易入手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教学,因为这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这第一任老师的角色,更多体现在语文老师上。

http://s14/mw690/007wUCGXzy7qlKZqT5rad&690

语文基础的建立

那么,怎样当好这第一任语文老师呢?

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这四大能力,其中,写作能力,基本上是要到小学以后才开始锻炼,并且,写作能力也是建立在前三项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启蒙阶段,抓好听、说、读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反馈,因此作为父母,做好“听”和“读”这两个环节,孩子的语文启蒙就不成问题了。

听什么,怎么听

中国的传统教育,讲究“三听一辅”。

第一听,是听教。

开蒙读书,尚不识字,就按“小朋友,跟我读”的方式接受口传,内容选择国学经典,可从【四书】中的《论语》开始,一遍遍重复句、段、篇章,直至成诵。

传统教育从听闻跟读开始而不从识字开始的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单纯的识字对孩子来说是艰难而无趣的,鹦鹉学舌地跟读则相对简单而有趣,因为那时的读书有节奏韵律,抑扬顿挫地唱诵,比较适合孩子。

等孩子对内容熟悉甚至熟背了,在“熟”的基础上,对照书籍或者识字卡片很容易认识一些简单的单字;这些单字大多又是复杂组合字的字根,从这些字根开始,配合书法的学习、临写,逐渐认识复杂的字就 顺理成章。

http://s1/mw690/007wUCGXzy7qlLm5kMEb0&690

第二听,是听讲。

可以讲书、讲史、讲人文掌故、讲古今远近的轶闻趣事、讲天文地理知识,等等,比如钱伟长听四叔钱穆给他讲述那些丰富渊博 的内容。这些不需要背诵,但可以扩展知识面,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和学问。

第三听,是听诵。

自己口念耳闻,以“声声入耳”的专注力大量读诵,这是增长记忆和开发潜能的一大要诀。这个阶段要求孩子每天要有一定的听诵量,边听边跟读。大量反复听诵,不但记忆力能够得到锻炼,语言能力随着听诵训练也会突飞猛进。

至于一辅,则为吟诵,需具备一定的经典诵读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里暂不阐述。

http://s8/mw690/007wUCGXzy7qlLCN8Sr87&690

读什么,如何读

经典文化,亲子共读

“读”,其实是“听”的延续,在听诵能力得到开发之后,父母就要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个时候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亲子共读”。

我们说孩子的学习需要两大必要条件,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榜样。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听的教育给孩子创造,比如使用国学机,给孩子播放国学经典,这就是营造了听觉的环境。而榜样,则是父母自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语文老师,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你多带孩子一起读书,自然就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读书的榜样,而孩子在跟父母读书的过程中,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会逐渐提升,并且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今后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读的内容选择上,我们依然以国学经典为主。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好书,不仅能够全方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品味,建立亲子间共同的价值观。下面的这套幼儿启蒙语文启蒙视频教程希望我们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沐浴着经典文化的乳香,快乐成长!腹满经纶阅天下,出口书卷香袭人。

http://s13/mw690/007wUCGXzy7qlM1RMOo9c&690点此下载

本教程由网虫资源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小吃、素材,软件教学,音乐、舞蹈,健身,武术,外语、小学至高中课程、幼儿园早教等)

请点击http://www.admin333.com/Shop-b2eb132598.html  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