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门作为社区核心,是居民日常交流、文化传播、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是出入的通道,更是邻里互动、情感交流的空间。楼门是观察社区文化、需求和发展的窗口,通过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实现社区共治共享,提升自治能力,让社区成为居民的温暖家园。
学府街联合会、社工站,依托新园村社区党委,培养社区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探索社区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模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提出打造特色和谐楼门活动,充分利用楼道空间,结合楼门内特色文化,推进社区治理向楼门化深化,带动社区自治能力提升。
苏老师作为10号楼5门的楼门长及编织队队长,将手工制作技能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鼓励居民展示作品,提升参与感。利用宣传手段如社区公告、微信公众号等,推广楼门特色文化,吸引更多居民参与。苏老师的精湛技艺为楼门文化赋予独特魅力,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她引领下,居民展示手工艺品,展现创意与才华,增强归属感,使楼门文化丰富多彩。
朱老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退伍军人,作为13号楼5门的楼门长和红色管家的骨干,不仅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更展现出无比的爱心与责任心。他以宽阔的胸怀和深厚的情感,默默地为楼道内的居民奉献着一切。朱老师深知一个和谐的社区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因此,他始终秉持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和睦邻里、宽厚待人的原则,以此引领楼道内的居民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在朱老师的付出与努力不仅赢得了居民们的尊敬与爱戴,更为整个社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在他的带领下,13号楼5门成为了邻里和睦、互助互爱的典范楼道。在通过楼门传统文化宣传,既潜移默化中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弘扬了文明新风。
下一步,新园村社区将持续发挥“五社联动”作用,改进和优化楼门文化建设,确保其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社区可以进一步丰富楼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的治理水平,同时也能加强居民间的联系与互动,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文明、有特色的社区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