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绿光3000
绿光300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游戏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2020-12-31 08:36:04)
标签:

教育

传统游戏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丛台区北湖中学课题组  白丽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研究传统游戏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其锻炼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游戏  农村学生  身心健康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那些曾经让许多孩子玩到不愿意回家的传统游戏正在慢慢退出生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许多融合了高科技含量的娱乐游戏,电玩、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孩子的最爱。因此许多传统游戏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都变的陌生而又新奇。对踢毽子、跳绳、丢沙包这些“土”游戏实在不感兴趣。传统游戏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率越来越低,处于“失宠”边缘。

现在孩子会玩的传统游戏越来越少,许多孩子课间要赶着才出去。学生课间的“乖”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孩子不会操场“撒野”,能玩、会玩传统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少。

很长时间以来,曾经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传统游戏开始远离校园。老师和家长常常为孩子“不会玩”而发愁,买回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现代玩具,很快就被孩子扔在一边,由电脑、网络支撑的现代游戏虽然也能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但沉溺其中则会带来负面影响。教育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少玩伴,在虚拟世界里与“人”交流,更易出现疏离感、孤独感,对成长不利。传统游戏的远离,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会玩、不爱玩、没场地、作业多、放学家长不让在外玩等都成为传统游戏渐渐失宠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小孩不会玩传统游戏,使他们丢失的是一种集体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自私、无情、缺乏爱心和合作,这些坏毛病很容易在现在一些儿童身上找到。

针对这一现状,我确立了以传统游戏为核心的主题,力求培养学生健康身心,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传统游戏对场地、道具要求简单,有一定的规则性。传统游戏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能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弹跳、柔韧、肺活量都能锻炼,这样的传统游戏是任何网络游戏也替代不了。让更多学生玩起来,动起来,活跃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研究概念界定

通过对农村学生现状、传统游戏特点的分析,研究传统游戏对农村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作用。把传统游戏引进学校,提高学生集体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改变学生孤僻、自私、无情、缺乏爱心的性格,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传统游戏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拓展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空间;

2、通过对传统游戏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在游戏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无痕德育、进行科学和艺术启蒙的新途径;

3、通过不同传统游戏积累学生个案,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实现角色重塑。形成

案例在全校推广。

五、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通过理论研究当下农村学生身心的现状,及传统游戏特点的分析及反思。

2、传统游戏如何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构建,确定传统游戏对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价

值取向。

3、通过传统游戏遵从本性、追求和谐、顺其自然来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传统游戏为活动载体,结合游戏特点实践研究,探讨基本规律的

经验、方法,并进行积极及时的成果展示和反思评价。

2、个案研究法:对有沉迷网络游戏且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受到影响的学生,在接触传

统游戏后进行跟踪研究和总结反馈。

3、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信息状况、文献资料和主要成果进行分析,

比较和综合,作为本课题的借鉴和参考。

4、调查法:采用问卷,访谈,测评,信息反馈,座谈等方法进行传统游戏活动和身

心健康的现状调查。

七、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以研究现象学、社会人类学等人文科学家的研究范式为指导,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时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其特殊性,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开展研究。

研究阶段时间和内容划分如下:

1、起始阶段(2019年1月——2019年2月)

搜集文献资料,进行实地勘察,初步提出“核心”理念和基本观点,实现课题设计方案。

2、实践阶段(20203月——202010月)

围绕课题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各项内容开展研究(期间进行不定期的成果展示和评估),完成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

3、总结阶段(202011月——202012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结题报告。汇编论文集,案例集,有关影音资料库等,筹备成果和结题鉴定会。

八、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研究课题一年又延期一年,共两年时间段里,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创新改编、传统游戏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教师主动参加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方面都有大的获益。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资料和活动经验。丛台区北湖中学学生课余爱游戏、玩游戏、会玩游戏的人大有人在。下面我结合活动实践谈谈如何借助传统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1、挖掘传统游戏教育价值,

充分发挥传统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趣味性强是传统游戏的重要特点,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情节性。传统游戏一般都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情节。如“老鹰捉小鸡”“穿过雷区”“大鱼网”等等。它迎合了儿童爱模仿和参与成人活动的心理需要。

3)娱乐性。传统游戏有放松身心、消除疲劳、欢娱情绪、陶冶情操等娱乐功能,所以它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性锻炼手段。

2、润课堂教学无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传统游戏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润课堂教学无声。

传统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师在游戏中情绪饱满,对学生亲切、温和、宽容、乐观、自信、幽默,善于自和自省,这些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和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对学生既要有家长式的疼爱,又要有同龄人的平等意识,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师生共同营造互相尊重、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变课堂要我学,为我要学,会学。

3、传承优秀文化

创编或改编现有的游戏。

在游戏中,把学生分好组,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知识,对游戏进行创编或改造。尤其是可以把一些学生喜爱的民间游戏经过改编引进课堂,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跳皮筋”“跳房子”等。

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组内的分工合作,增加了学生间的信任,融洽了学生间的关系。这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也使他们因作品中有自己的努力而产生成就感。

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也和学生们一起玩起了跳绳、捉迷藏,还和学生们集思广益对一些游戏提出新的玩法,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如新改编的《武松打虎——起立坐下》。

7有效推广部分经典传统儿童游戏

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而且还要把输的玻璃珠给赢家。

推铁环  用一条Y”型铁枝(或树枝)滚动一个大铁圈,边跑边滚。

跳皮筋  两人或多人腿拉橡皮筋,其他人在皮筋上跳出各种花式,成功完成的可升级。

撞拐  两人均用手抱起一腿,单脚跳互相碰膝盖,能站立不倒的算赢。

丢手绢  大家围成一圈唱歌,一人拿着手绢在圈外走,歌声一停就把手绢丢下,被丢的人马上追,若追不到丢手娟的人就算输。

挑绳  一根绳两头系上,一个人把绳圈套在双手上用手指挑出花样,另一个人则把绳子变成其他形状。

8一个个传统游戏 节节灵课堂

镜头1:在北湖学校,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中午的活动时间到了:一群高年级学生满头大汗地滚着铁环满场奔跑,一个个铁环如车轮滚滚;十几个女孩子围着石桌“拾子儿”,赞叹声中,一只只小手来回翻转;操场上,几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正专注地趴在地上,小脸几乎贴到了地面,瞄准、射击,“啪”,一颗弹子飞了出去,激起一片欢腾;另一边,几个女孩子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笑,一边腾挪着身子“格房子”,阳光下,辫子飞扬,脸上的汗珠闪闪发亮。再看学校的各个角落,转呼啦圈、抽陀螺、老鹰抓小鸡、丢手帕……全校1100多个孩子,几乎都在玩着各种各样的传统游戏,不大的校园转眼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操场上,老师用油漆划上了8个专供丢手帕、抽陀螺等使用的圆圈场地,墙上挂着象棋、五子棋的磁性棋盘,还给“滚铁环”划出了专用轨道。近日,学校将举办首届“传统体育游戏节”,届时,家长将和孩子一起参赛,数十种传统游戏将集中上演,学校还编印了一套《燕赵民间游戏集粹》,即将付梓。

镜头2:学校课间,不少同学拿着一本厚厚的书来到操场上,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本《儿童玩法大全》,翻开书一看,哇,近200种传统游戏,一个个图文并茂。很多孩子照着“大全”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骑木马、抖空竹、抽砖砌墙、纸人溜冰……一打听,原来这么多的游戏多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

伴随着燕赵传统文化,孩子们演绎着爸爸妈妈童年的幸福。一时间,可乐雪碧瓶、硬纸板、木块等“废物利用”,做成了各式玩具,从此,校园里,银杏树下,到处可闻欢声笑语。传统游戏不但得以回归,还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镜头3:下午的活动时间到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进活动教室:布艺课上,孩子们围坐在桌前忙着“女工”,给妈妈做一个靠垫,给爸爸纳一双鞋底,有模有样;国际象棋班上,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下棋的、看棋的、支招的,或深思或得意的神情,一个个俨然大师的模样……

让传统游戏回归,让孩子走进自然,回到伙伴们中间!学校要求小学每天1520后,初中每天1600以后,必须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艺术、体育等各项社团活动,其中,传统游戏占了很大比重。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每天早上,学校就沉浸在一片古诗文的朗诵声中。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成立了“社团小组”推动活动的开展…… 

镜头4:早读课,一位语文教师让学生走着朗读,做出各种动作。“把行为艺术运用到朗读中,可以增强记忆。”讲课文,他让学生用流行歌曲的形式“唱”—— 她把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填到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北国风光在,望长城内外,分外妖娆来。江山如此彩,英雄如沧海,还看今年代”……还帮助学生背诵《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并试着化用文章。“瘦于忧患  胖于安乐……天将降肥胖于本女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减肥其所不能。……”这是学生王赛星笔下的语文老师。

传统游戏是她的教学手段,她特意开发了“三国智”学科争霸赛游戏。“学生们为了玩好游戏,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结果是,学生兴趣高了,成绩也上去了。

九、课题研究结论

通过对“传统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发现通过传统游戏特点、农村学生的现状、身心健康的促进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纵向挖掘传统游戏的内涵及发展变化,全方位了解传统游戏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农村中学生当下的身体和身心健康,更多的是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注。如何最大化的去利用传统游戏的价值及对学生受益的最在化。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对业余时间统筹的科学合理安排,对整个游戏组织合理实施,从整体层面上去感知传统游戏,高屋建瓴地认识网络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愉悦精神身体的同时理性认识网络游戏的危害。全方位了解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有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传统游戏来愉悦身心。后续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游戏的创新和改编,与课堂教学融合,努力达到乐学目标,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上进行探求。

十、课题研究反思

1、通过“传统游戏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学生能够通过玩乐传统游戏,传承优秀文化。润物无声的提升了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专注力、学习力,注重生活学习中细节小事,发现生活学习中的愉悦和美好。游戏着快乐着,学习着享受着,传统游戏一鉴开,身心学习共徘徊。

2、由于传统游戏过于简单,适合中学生的游戏需要精挑细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裨补阙漏,集思广益,所以只能选取代表的游戏典型,这样的结论难免有许多不足。

3、传统游戏和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自身的许多不足,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总结方法。

 

参考文献:

刊物类

[1]张珂传统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2]于明岩,项前,李晓玲。传统游戏特点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