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倒坐观音像

标签:
旅游怀古风景诗歌图片 |



(2013年9月摄于河北石家庄正定隆兴寺)
普陀山上观世音,安坐凝思观世人。两湾秋水含悲悯,一体玉肌绕彩云。
四大美人失颜色,九天仙女无精神。文章斗士亦慨叹:东方菩萨真美神!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改称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隆兴寺内有座被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称为“艺臻极品”的摩尼殿,摩尼殿北壁的明代嘉靖年间重塑的通壁悬塑“五彩倒坐观音”又是寺中一绝。“倒坐”是指观世音不坐在大殿的正中央,而在后壁倒坐,表明观世音菩萨不渡尽众生,永不回头的大慈大悲。整面壁上是一个极乐的世界:模拟了大海以及海中的普陀仙山,上有修行的凡人,仙人和鸟兽罗列其间。而最令人仰叹的则是正中高3.4米的观音像。你看她,衣着薄、透、露;披巾如纱,项饰遮胸,露臂赤足;闲逸潇洒,风度翩翩;面带微笑,俯视众生。一脚踏莲,一脚踞起,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优柔端庄,美感无限。据说一个偶然的机会,鲁迅先生得到了这张倒坐观音玉照,视若珍宝,誉为“东方美神”。他说,别的像是“把人神化”了,而这张像是“把神人化”了!这是塑造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