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另一面——如何判断波动率高低
(2019-03-29 09:53:59)
标签:
etf场内期权金融上证50etf投资优选策略 |
分类: 优选策略 |
昨天我们提到了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从定义上了解了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我们从隐含波动率的定义上知道波动率是通过BS定价模型反射出来的波动率数值,关于具体的计算过程,在这里不做介绍,如果有的投资者想涉及更专业的领域,进行科研,科研去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只讲在了解隐含波动率的定义过后,该如果判断波动率高低。
简单的说,期权理论认为,隐含波动率偏高的时候,是由于市场认为未来一个月价格波动率比较大;而隐含波动率偏低的时候,是由于市场认为未来一个月价格波动率比较小。隐含波动率具有前瞻性,这从期权定价理论中也可以看出来,它指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标的物合约的收益率标准差。
当然说到这里,上述不过是对期权隐含波动率定义的进一步阐述罢了。接下来进入今天的正题,我们提供两种方法来判断波动率高低。
1.对波动率分级
波动率具有均值回复特性,因此通过分析波动率的历史数据,可以大致确定其波动范围,除非后期标的资产超预期波动,否则波动率有极高概率在该范围内波动。
我们可以将波动率按照大小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当波动率位于高级别区域时,可以认为此时波动率偏高,相应的期权价格偏高,且有理由相信未来波动率有下降趋势,适合进行卖出期权操作。同理,当波动率位于低级别区域时,可以认为此时波动率偏低,相应的期权价格偏低,有理由相信未来波动率有上涨趋势,适合进行买入期权操作。
2.与标的资产的历史波动率比较
历史波动率是指标的资产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状况,通过统计方法,利用资产历史价格数据计算而得。它的数值客观描述了标的资产过去已实现的波动范围,是对期权波动率的可靠参考。
因此将期权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做比较,也能判断期权波动率的相对高低。一般而言,期权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不会长时间相差太多,当发现期权波动率高于历史波动率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期权波动率是高估的,相反,当期权波动率低于历史波动率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期权波动率是低估的。
二者差异程度大小的阈值,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是相对可靠的获取途径。(注:以上所提到的期权波动率均为隐含波动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均摘自Wind金融终端,Wind经济数据库,慧博投研资讯、期权中国网,京期权,期权论坛等渠道,所有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