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
(2024-05-10 17:44: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论文 |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与教育的有效融合,中小学校已将智慧教室作为标配,其作用就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就目前智慧教室使用的实践效果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还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本文将分析智慧教室环境下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现状与实践,立足于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学习,围绕学生学习个性,探索智慧教室环境下更加有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策略。
关键词: 智慧教室;传统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现状与实践
引言:随着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呈现,智慧教室建设已经成为中小学硬件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而言,智慧教室所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为此,本文总结了笔者一年来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开展的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现状,以及所开展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与教育同仁共飨。
一、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个性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真实教室、书本、黑板为信息载体,以“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做作业”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模式。而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是教师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网络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执行、跟踪、监督、分析、测评、反馈、改进,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模式,是智能时代教学模式的根本性优化。
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优势:一是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创设丰富的学科情境,让学生浸润于浓厚的学科氛围中,真正像学科专家一样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实践、探索和思考,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智慧教室环境下可将静态的书本内容变为动态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数据分析、效果反馈等比传统模式下要快很多;三是智慧教室环境下可高效的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差异,实现对学生课堂数据、日常作业数据、教学质量数据的广泛采集,能为学生打造个性化错题本、分层作业,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困境,促进学业快速提升。
“传统教学”不能很好地度量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给改进教学方法带来困难。智慧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通过信息技术、网络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实施对师生可视化评价。课前,通过课前测验学习,掌握学情,帮助教师精准聚焦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课中,借助系统记录、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正确率、待加强知识点、提出的问题及交流订正记录,使教师快速掌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课后,教师根据系统数据,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并针对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理解掌握程度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推送到每个学生学习端,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实现不同层次的提升。
二、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师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课前协作备课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智慧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是必须做的工作,但是,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将学生个性化学习流程参与到教师备课之中,形成师生双向交流互动,协同备课的局面,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学生课前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搜索准备与本节课学习有关信息和资料,通过平板客户端及时反馈到教师手中,教师分析其可用性,为新课学习带来启发,知晓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课后,学生还可根据自身学习程度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归纳。这是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重点所在,也是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师生交流合作,促进深度学习
笔者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加便捷和频繁,并可以集中解决课前疑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平板客户端上所呈现出的学习材料,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与老师进行问题探讨,进行深度学习。其次,学生利用平板客户端呈现学习项目,与学习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研讨,并将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和共同的疑惑推送到教师平台,听取教师的指导,高效突破课堂学习难点。这样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大大提升教学效益和学习效率。
(三)尊重学习个性,及时反馈精准查补
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认知风格、学习基础不同,导致学习效果不同。如何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点对点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的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升学习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达到理想化。为此,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开展个性化学习更加便捷。在课堂学习结束前5-8分钟,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梳理本节课上学了什么,特别是有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并注重教师最后的重点说明和注意事项,教师根据系统数据分析及时得出每个学生本节课学习结果评价,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布置和补缺补差。学生还可通过智慧教室平板客户端及时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在智慧教室环境下高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三、总结
总之,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突破了师生间的单向关系,探索生生间的课堂互动领域,推进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今后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将不断优化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品质。
注释和参考文献:
李华.智慧评价:有针对性改进管理、教学和学习[J].人民教育.2021,(18).
米春桥,彭小宁,赵嫦花.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J].怀化学院学报.2017,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