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研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教研工作谋划
(2023-03-26 21:35:14)分类: 成果荣誉 |
2022年教研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教研工作谋划
提纲:
一、教研工作突出抓举抓重,狠抓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研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探索服务型教研工作样态
三、教研工作追求实际效果,积极发挥名教师引领作用
一、教研工作突出抓举抓重,狠抓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
根据局领导的要求,教研工作要突出重点,抓举抓重。为此,教研室把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工作。在教研工作中狠抓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出台高中教学质量提升项目计划,明确高中教学质量提升的总要求(12个字):全面提升、培优拔尖、特色发展。
我们在狠抓高三复习备考和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两个方面进行教研发力:
高三复习备考方面,县教研室创新高三复习备考新举措,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九来表示。即:出台一份复习备考指导意见(拟订复习备考方案,组建高考学科质量提升研究指导组,高考试题微专题研究);召开两次大型复习备考研讨会;三次进入高三年级进行教学视导;四次分析高考大型联考考试成绩(皖江联盟考试成绩,江南十校平台联考成绩,皖西南平台联考成绩,安庆二模考试成绩),对每次大型联考中文科前50名,理科前100名次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编印5期高三教学质量提升信息简报;组织9场学科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特别是高三教学视导工作,去冬今春,县教研室组织各学科质量提升研究指导组成员三次进入高三课堂,随堂听课三个轮次,听课统计300余节次,分校分学科组召开学科教学研讨会50余场次,与授课老师一起进行教学交流无数次。
今年下半年,县教研室高三复习视导再出发,对新一届高三教学进行视导调研。时间安排为2022年10月11日到10月20日。10天来,视导组共计听课近170节,查阅教师教案近110余人次,查阅学生作业近200余人次,分学科互动交流会63场。视导组在侧面了解、观摩课堂、分科研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向各学校分别进行了集中反馈9场次。
在抓高三复习备考方面,我们就是通过这些举措,来完成我们的工作,来尽我们一份心,尽我们一份力。至于高考成绩,那是各高中学校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方面。我们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请外地实施新高考地区的专家来我县给高一高二老师上示范课。为此,活动谋划阶段,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望江二中等联合商议,做了详细的规划,拟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我县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学习培训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外聘专家来我县上示范课,予以示范引领;第二步,外地专家做新高考教学讲座,进行课例说课分析;第三步,我县高中教师上新高考研究课,请外地专家听课,诊断交流,把脉会诊。
活动实施阶段,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活动过程横跨两个学期,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择机进行。到目前为止,“三新”示范课数学、政治、语文等九个学科研讨活动(于2022年3月4日、7日,9月20日、21日、23日,10月18日)分6个批次分别在望江二中、望江中学、望江三中举行。县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全县各高中相关学科的老师共同参加了本学科的教研活动。
观摩教学活动分为示范课展示、示范课教师说课、研讨交流三个环节。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石家庄联邦国际学校、江苏无锡等地的优秀老师来我县高中学校上示范课,做教学讲座。全县高中学校各学科老师前往观摩并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此次“三新”示范课活动中,展示不同学科的“三新”示范课9节,开展学科研讨活动9场次,参加听课的各学科老师共计约400人次。
下一步,就是我县高一高二老师上新高考研究课,聘请外地专家来听课指导。
二、教研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探索服务型教研工作新样态。
为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一改两为”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教育局“优化服务树形象,满意教育当先锋”党建品牌实施要求。教研室在教研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服务性教研工作的新样态。明确提出,教研求真抓实,服务至上。今后学校在教研方面有什么需求,需要什么服务,教研室在送什么服务。上半年,县教研室搜集到学校需求的学科类教研服务信息12条。根据这些需求信息,县教研拟安排服务性送教活动8次,送教课共18节。所安排的这些内容都是学校提出来的,县教研室做到“有求必应”,较好地体现了服务意识。
并在研究的实践中摸索,开好“服务式菜单”,探索出以下不同服务形式的教研样态:
1.“订单式” 教研服务。学期初,县教研室就设置了“订单式表格”,并送到学校,请学校填写“订单”——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研,需要哪个学科的教研,就“填单订购”,县教研室保证“依单教研”“送研上门”。
2.“需求式”教研服务。在全县小学段,由于思政课专业专任教师少,学校思政课教学、思政教育都是兼任教师在做。在调研中,很多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发挥思政兼职教师的作用,开展大思政教育?很多学校建议在当前思政专业专任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教研提升兼任教师思政教育水平,构建专兼结合的思政教研队伍。为了满足学校这一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教研服务的意识,县教研室通过研讨,在去年思政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分片区开展思政课优秀课例展示评比活动。让不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集中在一起,每个人都献上自己的优质思政课来集中展评,相互学习,让优质课例资源共享互学,在活动中,县教研室提供服务和指导。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展示评比活动,激发活力,逐步打造一支思政教师队伍。这不仅仅是学校的需求,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要求。县教研室将时代的要求,学校的需求,通过服务方式来展现,很好的落实了省委“一改两为”会议精神,也是教育局党委“优化服务树形象,满意教育当先锋”品牌创建具体化的体现。
3.“沉入式”教研服务。针对高三紧张的教学,县教研室采取“沉入式”教研策略,通过深入一线课堂来提升教研的服务品质。具体做法是:教研室所有学科教研员纷纷来到高中学校,不扰乱学校的工作,不打乱学校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走进课堂与学生一起静静地听课。我们把这种深入学校课堂的教学研讨方式叫着“沉入式”教研。冬今春,县教研室组织学科教研员进入高三课堂随堂听课两个轮次,每个轮次所有学科教研员共计听课统计150余节次,与授课老师一起开展大、中、小教研会议无数次。这种教研方式不讲排场,不将形式,真正体现了“走进课堂送教研”的服务意识。
4.“引领式”教研服务。为了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需求,县教研室根据各高中学校要求,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取得联系,开展“请进来”教研服务活动。县教研室与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及相关学校一起磋商,拟订了详细的教研服务方案,具体内容是:进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高一年级请外地一线各学科专家来我县上学科示范课,全县高中学校同学科同年级老师听课、评课。然后,又安排我县各高中学校一线骨干教师上研究课,请外地专家进行点评指导。这样的教研方式我们称之为“引领式”教研服务。通过专家“请进来”,送课到我们的班级,实行零距离的交流指导,让我们老师的学习得到提升。
5.“培训式”教研服务。县教研室在做好自家地盘教研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培训式教研,每年的暑期为老师们订阅了培训教材,调试了网络,进行了网络新教材培训。学期中间又根据省市文件、分期分批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培训活动。并组织高中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远赴湖南长沙,到高考改革实验区去学习观摩。这些培训式教研中,县教研室始终做好服务工作,设计详细的服务方案,针对性提出研讨的内容,搜集老师们的建议和意见,尽最大限度满足一线老师的服务需求。
6.“专题式”教研服务。学期初,县教研室为了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教研内容,出台了微专题研究实施意见。开展微专题研究,分析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将问题梳理成一个个小专题予以研究。这样的研究以小问题为导向,能把教师的眼光引向自身,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自己,审视自己,研究“真”问题,消解教师在研究中的畏惧心理和功利意识。这样的研究能在校内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更利于校本教研水平的提高。在研究中,县教研室帮助老师们梳理专题,确定专题,再根据老师们自我确定的研究微专题,跟踪服务,服务老师们将专题研究走向深处。
总之,县教研室在优化教研服务方面,一是把口号唱响:以研立校,以研兴教,以研强师;二是把品牌檫亮:优化服务树形象,满意教育当先锋。服务一线,提质量效;三是把服务做强: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四是把举措做实:开展常规教研工作,做好“家常菜”;深化专题教研工作,做好“特色菜”;推进“双减”教育服务,做好“绿色菜”;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做好“暖心菜”。过去的一年,全县老师在县教研室的服务和指导下,参加县级以上教学教研获省级奖11人次,获市级一等奖58人次、二等奖奖187人次、三等奖253人次。可以说,转变角色,优化服务,提升了教研的效益,逐步形成了服务型教研品牌。
我们县教研室服务室教研被安徽先锋网,安庆先锋网,安庆教育等网站、刊物刊载。
三、教研工作追求实际效果,积极发挥名教师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县实施“三名工程”,为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县教研室经过商议,借助教研片区这个平台,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送教等形式,开展学科教学研讨。追求是实际效果,发挥本地名教师引领作用。
上半年,初中段安排骨干教师、学科带头送教下乡活动10场次,共10位优秀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了示范课展示,来自全县各初中学校学科教师代表300人次参加了学科送教交流活动。小学段开展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活动8场次,先后有8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活动中上示范课, 据不完全统计,送教涉及语文、数学、思品、科学、音乐等多门学科,参加活动的老师200余人次。幼教段依托城乡幼儿园共同体平台,借助县城区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和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城乡幼儿共建共享送教活动。开展城乡共建共享幼儿教研活动12场次,
下半年,我们在局领导的指示下,我们吸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成立学科教研团队,设立片区兼职教研员。由每个学科教研员牵头,通过教研员这个点到学科团结这一条线,再到片区兼职教研员这个面。等于大面积带动教研工作,在全县学校形成蔚然成风的教研氛围。所以,我们下学期,就在教研组织和教研团队方面,思路更加清晰的开展名教师送教,互惠共享活动。义务段中小学安排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新生代教师上课,搭建片区平台,安排30位教师上课(整个11月全部排满了),幼教学段安排送教10位教师上课。目前正在进行。
送教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场面,有的老师交通不便,校长便亲自驾车,送老师前去听课;有的老师为了送教,自制教具;还有的老师身兼多门学科的送教和学科比赛任务,更是不厌其累,认真准备,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多场合我们培养新人,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持教研活动、评课议课、做教学讲座……应该说送教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研室承担的其他工作:语言文字工作,诗教工作,课题研究工作,班主任少先队教研工作,职业圈教研教研工作,指导学科教师新课程优质课评比工作,青年教师学科教学竞赛工作,论文评审、三先评审、乡村信息化评审、精品课评审等多面评审工作。组织教学监测以及阅卷工作,助力双普创建工作等。
取得的成绩
1. 高考成绩喜获丰收。本年度,2022年我县高考成绩大幅度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一本达线率39.1%(而我县10年前的2010年本科达线率才36.49%),全县本科达线率62.8%,比去年提升2个百分点。2022年高考示范高中望江二中一本达线率87.6%;本科达线率97.3%。望江中学一本达线率43.4%;本科达线率83.9%。我县有4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C9学校16为学生录取C9学校,并且C9学校做到了全覆盖。“985”学校86个。
2.作业设计大赛成果丰硕。本年度,我县上报作业设计在市级评审喜获丰收,据统计我县选送43组作业中,有20多组获市级一等奖,有20组作业被推举到省参评。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初中英语均获省一等奖,其余17组作业分别获省二、三等奖。
我县选送的10名选手在大赛中充分展示了全新的精神风貌、出众的专业技能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表现突出,成绩喜人。望江一小莲花湖分校金俊锋荣获特等奖,并被授予“安庆市十佳青年教师”光荣称号。望江二中龙岑岑(女)、实验学校开发区分校王立秀(女)、望江一小莲花湖分校彭海燕(女)获一等奖,并被授予“安庆市优秀青年教师”光荣称号。其余6位参赛选手均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并被授予“安庆市青年教育教学能手”称号。县教育局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后续,金俊锋参加省赛获三等奖。
积极组织学科大赛和选派老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本学期,县教研室根据上一年度的县级教师优质大赛结果,由各学科教研员具体操作,根据上级文件,先后选派选手参加了安庆市高中英语、体育、美术、幼教自主游戏、初高中历史、地理、小学科学、小学数学、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中小学音乐、高中新课程信息、初高中数学、初高中化学以及高中其他学科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以及案例评选,另外还有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等等。我县各学科选手在市级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这些比赛的结果在本年度予以统计,形成报表,上报教育局。
3.学科优质课评比奖次丰厚。本学年度,我县由学科教研员推荐的中小学各学科优秀选手到省市参赛,均获得较好名次。根据今年公布的文件结果,我县上一年度至今共有18人次获省级业务奖项。本年度的评选正在进行,有的有待于明年公布。
4.县、片、校教学教研活动丰富。县、片大型教研活动近30余次,校校在之间的结对互惠教研活动、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无数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5. 县教研室被评为安庆市先进教研室。廖方应同志被评为市市骨干教师,江晟、谢江新老师分别多次做诗词、党史方面的教育讲座;徐胜结、胡海涛、汪仁子等同志多次被省市聘为专业工作的评审评委,陈竹来、汪仁子、董劲松等同志多次赴高速路口防疫值大夜班,科室同志都参与了高中考、体育理化试验、扶贫、拆迁、人事考试、职称考评等综合性中心工作。
6.教研活动通讯报告80余篇,其中有的在安徽省教育厅,安徽先锋网,安庆先锋网报道。大部分在望江教育公众号发表。
九、下一步工作安排。下一年准备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做好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教研工作。
2.继续推进高三复习备考的服务工作。做好高中教研三部曲:高中新课程新教研新高学习实践;高三复习教学服务与指导;高中学科微专题研究等
3.继续开展“名教师送教”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4. “微专题”研究指导工作。指导学校将“微专题”研究融入各项研究活动中,形成微专题研究的新思路。
5.继续开展“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指导、作业设计指导工作,做到“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
6.继续开展新时代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
7.积极推进 “双普”创建下的幼教教研活动。
8.继续做好学期末教学质量各项监测工作。
9.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教研活动
10.摸索拟订新时代县域教学教研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