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课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2020-09-27 15:29:53)分类: 科研任务 |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立项编号:AJKT2019—036)
执笔:韩吉旺
安庆市立项课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立项编号:AJKT2019—036)是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韩吉旺老师带领他的工作室团队进行新教材研究的实验课题。该课题早在2018年,工作室成员就有一些思考,并在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主题研讨等教研活动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摸索,后来经2019年市级评审立项,2019年秋季正式启动研究。
一、举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
2019年10月27日下午,安庆市韩吉旺第四届名师工作室市级课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在望江县文凯学校报告厅开展开题仪式。望江县教育局领导,专家,课题负责人、安徽省特级教师韩吉旺,课题组10名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活动。
开题仪式上,教育局领导宣读了安庆市课题立项通知文件,课题负责人作了课题开题报告,利用PPT课件从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目标、研究过程等方面解读开题报告相关内容,并就课题初期研究进行人员分工。教育局课题研究专家对课题的开题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对后期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课题开题仪式气氛热烈,效果显著,课题组成员对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明晰课题实施的意义和操作流程,为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
立项,开题过后,课题成员集中研讨,在原先课题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和任务。并结合教学实际,做出了课题研究的计划安排。
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内容。课文后练习有些什么题目,是些什么样的练习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语文能力,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和完成这些练习内容等。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1.研究课后习题系统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系。实现课后练习与语文课程目标的整合,有效利用课后练习进行知识链接,丰富语言积累。
2.研究课后习题与单元语文要素的关系。探索课后练习的的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语文。
3.研究课后练习系统的内在联系,对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探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主要任务是:
首先,是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学习与认识。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是后续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将整个小学统编教材课文后的练习进行搜集抄录,整理归类,分析比较。从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前后连贯化、年级梯度化、要素系统化、项目对应化等方面开展研究。
其次,是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探索。可以通过分册练习、典型练习、分类练习的方式,积极探索各板块课后练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探索的形式,探讨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这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最后,是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梳理研究。通过对应语文要素归类方式,在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形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成果。
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为:教材的课后练习直接反映了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语文要素。所以,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成为学习语文课程知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思考练习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素、训练本单元语文项目的重要线索。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好课后练习,使语文教材内容更有针对性,如何发挥课后练习的学习对教学内容逆辐射作用。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因此,本课题通过对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引导教师重视课后练习的指导,研究课后练习的学习价值,明确课后练习与课文、语文要素乃至单元主题的联系。认识到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落实语文学习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课后练习的学习策略:怎么样指导能使课后练习的学习落实语文学习要素,怎么样指导能体现课后练习的梯度性、连贯性,怎么样指导能深挖课后练习的内涵,怎样样指导能感受课后练习背后的思维发展,怎么样指导能拓展课后练习的外延,怎么样指导能激活课后练习的文化张力。
可以说,解读课后练习,研究课后练习,让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明确:课后练习系统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还能让读者领会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课程精神。
三、拟定了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
本课题研究时间拟定为三年年,分阶段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2019年4月-6月,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2019年7月—8月,组建课题研究框架,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主要研究人员,制定课题组规章制度,进行人员分工。
第三阶段:2019年9月—2021年8月,课题研究阶段
2019.8—2019.12完成第一项研究内容: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进行梳理研究
2020年1月—2020年8月完成第二 项研究内容: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进行系统研究
2020.9—2021.8完成第三项研究内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第四阶段:2021年9月—12月,课题结题
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形成一套以论文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主的成果集,进行全面推广。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当然,还可以从使用原则、策略、现状和建议等几个维度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开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指导策略研究。指导教师科学规范正确使用教科书课后练习系统,运用课后练习系统完成教学成果效度检测。同时认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补充、调整和完善课后练习系统,也是属于本研究的内容。
四、开展了文献学习活动
在研究伊始,课题组成员便感到,要深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必须先学习,积淀理论学习攻读和研究文化底蕴。为此,课题组开展了文献学习活动。开列了学习期刊,学习书单。具体的学习书刊有:
期刊类:《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语文建设》、《现代中小学教育》、《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与学》等教学刊物。
书刊类:王荣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到世界前列》(谢锡金、林伟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张斗和,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小学语文教学探微》《小学语文课程探微》(韩吉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学习中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勤做笔记。
在文献学习中,老师们感觉到,通过查找主题词“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等,检索到大量的相关文献,再浏览这些文献,了解这方面的研究信息,了解这方面他人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成果。课题组老师感觉到自己的专业视野一下子宽阔了,对这些研究概念,研究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深人的认知。因而,通过文献学习,丰富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思想,也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有了做课题的底气。
课题组在老师们学习的基础上,对老师们学习的200篇文献进行了整理,筛选,最后针对课题研究内容,选定50文献进行归类汇编。分为“研析统编教材”“解读课后练习”“例谈课后练习”三大板块内容。这就是课题组研究的第一份成果:《聚焦课后练习,用好通标教材——部编版小学业务教材“课后练习”学习文献汇编》。
五、研究梳理了课文后的练习内容
这是课题组的第一个研究任务。那就是课题组成员对统编教材1—6年共12册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课后练习内容的学习与认识。课题组认为: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是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课题组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做好研究工作。为此,课题组通过研讨,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对1—6年级教材课文课后练习题进行了完整的抄录。把12册教材课文课后的练习题全部抄录下来,分册整理。课题成员通过通过明确的分工,并且通过课题研究任务1的方式发至课题研究微信群里。
课题组成员经过一个月的抄录、整理。形成了统编教材课文课后练习题分册归类集锦。
2.对重点文献的学习交流。
课题组在对课后练习进行抄录,归类,整理,对课后练习有了一定的感觉和认识后。再根据课题组的文献汇编,重点学习与课后练习联系紧密的文稿。因此课题组发布了第二个学习任务。
通过认知课文课后练习题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点文献的学习。课题组对课后练习的内涵就又进一步的认识。
3.对原人教版教材和现在统编版教学相同课文课后练习题目进行归类比较。课题组通过发布课题研究任务3的形式,来布置这项研究任务。
之所以开展这样的研究工作,是因为,将原人教版和现在统编教材相同课文课后练习相比较,去发现,这些同题课文课后练习有些什么变化,题量是增加了还减少了,题干的表述有什么区别,题目内容的考察点有什么不同等等。只有这样的比较,才能看出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注重了什么,练习的导向在哪里,这样就便于更好的做研究。
4.统编版和人教版课文数量和课文课后练习题题量统计分析。
深入到课后练习题的研究后,课题组成员就觉得,刚刚研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但是研究深入了,是别有洞天。有很多路子值得去深入下去。觉得从研究的主题可以辐射出研究的无数条研究的路径,值得研究者去深入探讨。因此,课题组发布第4个研究任务——将统编版和人教版课文数量和课文课后练习题量进行统计分析。看能发现什么。
通过上述各种方式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课后练习的学习与认识,并搜集整理课题组成员的学习结果和统一数据。形成了课题组第二个研究成果——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数据统计集锦
六、初步研究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
通过对课后练习题目进行一层一层的抄录,归类、比对、比较、分析,可以说,课题组成员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有了深入的认识,有的成员对课后练习题目都能背下不少。这说明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内容感受了,认识了,对研究的内容已经很熟悉了。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中研讨,感觉到现在要对课后练习题目进行指导策略研究。如是,课题组通过发布课题研究任务5的方式,深化对课后练习题目的研究。
任务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对教材各册课文课后练习题目内容、拟题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练习题的学习方策。并拟出了很多专题,供课题组成员参考。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课后练习,分册撰写了课后练习的解读和指导的文稿。形成了课题组的第三个成果——《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解读集锦》。
七、阶段性成果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虽然中间有疫情防控的时间耽搁。但是课题组成员通过线上研究的形式,依然积极投入研究之中。形成了如下阶段性成果:
1.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学习文献汇编;
2.统编教材课后练习题目分册抄录汇编;
3.统编教材课后练习题目解答集锦;
4. 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数据统计集锦。包括统编教材1—6年级课后练习归类统计,统编教材1—6年级课后练习数量统计,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数据统计,统编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统计,统编教材默读课文课后练习统计,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课后练习统计,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同题课文课后练习统计。
另外,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还发表了相关论文。
1.韩吉旺、鲁林红《落实批注要素,提升语文能力》发表《小学语文教师》2019.11.
2.韩吉旺《小学低年级默读学习指导策略探讨》发表《小学语文教师》2020.7—8.
3.韩吉旺《教育科研,助推学习发展的内驱力》发表《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7.
4.韩吉旺《课后练习,为文言文教学把脉定向》发表《语文建设》2020.9.
八、后续的研究工作
(一)继续梳理课后练习,深入解读课后练习。
1.整体板块的梳理分析。包括整理各册教材课后练习总体梳理分析,整理各册文言文课后练习梳理分析,整理古诗词课后练习梳理分析,整理策略单元课后练习梳理分析,整理习作例文课后练习梳理分析,整理综合实践单元课后练习梳理分析
2.要素内容层面的梳理分析。对低年级朗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统编教材默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略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速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把握课文内容的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复述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词语理解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小练笔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分析,对阅读链接类课后练习进行梳理研究,对图示式课后练习进行梳理研究,对批注单元课后练习进行梳理研究,对资料袋式练习进行梳理研究等等。
(二)在深入解读课后练习的基础上,研究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预备列出下列专题,进行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研究:
1.统编教材课后默读练习题指导策略
2.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多维能力点分析
3.统编教材课后评价性练习的分析与思考
4.统编教材课后练习题的表达方式、叙述视角以及语言风格研究
5.语文学习从“读”开始-——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导策略探究
6.依据课后练习,落实策略单元学习目标研究
7.统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8.文言文课后练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9.策略单元课后练习指导研究
10.批注单元课后练习指导策略探究
(三)撰写课后练习指导策略的论著。
初拟从主页概念入手,进行专业探讨,写出书稿样章,分成书稿板块,对课题进行深度研究,形成和推广系列化、系统化研究成果。
以上的课题组中期研究报告,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课题组决心乘势而上,继续深入研究。力争圆满完成市级课题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