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陈老师的《法律保障生活》

(2020-06-26 15:36:54)
标签:

季文节

社政组

分类: 听课评课

 评陈老师的《法律保 障生活》

                                     ------季文节 20200304

    陈老师上的《法律保 障生活》亮点较多。

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 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 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 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 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 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 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 ,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 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 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提出正确的问题。 老师们可以看到: 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 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 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 这节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 比较 “精要” 。 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 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时代 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陈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 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 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 补充、 调整。 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 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 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 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 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 力” 所在。 陈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 不仅使学生能得到 “答案” 也能得到“途径” 。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