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9-06-15 20:28:48)
标签:
小论坛蒋晓青1 |
分类: 教师小论坛 |
加大关联教学,提高学生整合力,培养学生关注素养:就目前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新教材、新体例、新思路……但部分教师教学还是仅仅局限在就课本教课本上,很少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人和事。事实上,课堂之外发生的一切才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要将学生的目光延伸到“窗外”。让学生主动地去关注时事,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应该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主要是因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与社会、与时代的融渗度乃至其参与社会的热情度,都取决于这一生命个体对于时事的关注度。基于此,我们可以说现实中的社会人应该具有这种基本素养——关注素养。作为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不用说也应该具备这种素养。那么,道德与法治学科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形成这种素养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教学要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的考查。怎样才能让考查具有实效性呢?首先我们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关联性教学。笔者上课时都会结合教学内容,或多或少地引述一些时事人物、时事事件等时事新闻。就课堂环节上,每节课的课初5分钟,我都会让学生(为保证质量,事先指定好)说一说最近两三天自己都关注到哪些时事新闻,说给大家听听。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看法或者认识。上文所说的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我们要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的考查,还主要体现在期中、期末考试上。平时要考,中考必考。当然,考试考查时要讲究一个原则,这就是命题要确定好联系点,这一联系点就是要处理好时事熱点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