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杜兰MFIN校友专访|徐澄:从MFIN到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标签:
考研能源金融在职研究生中国社科院中外合作办学 |
社科院杜兰MFIN校友专访 |徐澄:从 MFIN 到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本期专访校友
徐澄
现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经济学系博士候选人,PhD ABD (all but disseration),曾在四大之一的安永担任咨询顾问。
Q: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目前的情况和读 MFIN 之前的个人经历?
A:我现在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经济学系博士候选人,PhD ABD (all but disseration),同时我也曾担任诺丁汉大学亚太研究中心(IAPS)和英国国家行为与决策实验室(CeDEx Lab)的兼职研究员。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Three Papers on Behaviou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转学到英国诺丁汉大学之前我在东京大学就读经济学博士专业。我的研究领域是行为与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以及应用微观计量。在读MFIN之前,我在四大之一的安永担任咨询顾问,也曾在房地产公司工作。
Q: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硕士 MFIN?
A:我工作前的专业背景是语言学和哲学,在安永工作的时候需要学习一些专业和前沿的金融知识和思维模式。MFIN 项目结合了中美两校的优势,在中国境内就可以学习美国原汁原味的金融学位课程,比起一般的 MBA 更有助于我在外企的职业发展。项目采用了国际通行的申请制入学,也减轻了我繁忙工作中的备考压力。
Q:谈谈您在课程学习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
A:应该是在美国访学期间吧,我和朋友们一起去了新泽西的沼泽地,还去了小剧场听蓝调音乐,让人非常难忘。
Q:从 MFIN 毕业后,什么原因促成您从4大离职去东京大学读博继续深造?
A:我一直向往做一些学术研究。通过 MFIN 学习我掌握扎实的金融数理分析技能,使我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也增强了我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信心。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极高声望,加上我本身会日语,所以选择了申请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杜兰大学的金融硕士的学术背景也有助于我申请竞争激烈的东大经济学博士。不过去了以后发现日本的经济学和英语世界比起来差距还是蛮大的,我当时在日本的导师他是做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我的兴趣并不在这个领域, 后来就转学来到了英国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诺丁汉大学以行为与实验经济学闻名,在这个方向大概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苏黎世大学,所以学术资源非常丰富。
Q:谈谈您读博的感受?
A:很辛苦,而且备感压力, 可能因为一流的经济学博士项目优秀的人太多,我的导师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做出了我这辈子都难以达到的成就。中国人在经济学领域做的出色的主要还是技术领域,比如理论计量、经济统计这些领域。整体上和西方人比有较大的差距,也许语言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学远没有成为自然科学,语言的重要性影响太大了。但是整体上感觉收获很大,因为我所在的机构处于世界学术的最前沿,能接触到这个细分方向最前沿的领域感觉还是挺让人振奋的,就算以后不走学术研究的道路了,也会有一种见过世面的感觉吧。
Q: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A:建议的话,我觉得这个MFIN项目还是业界的同学居多吧,我只能给一点学术上的建议。如果有意向在经济金融方向深造,个人建议还是首选英语世界的博士项目吧。不仅仅是学术突出的学校比较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比较用心,我在日本的时候,导师只会给一些非常 general 的建议,而在英国,我的导师们连标点符号、英语单复数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给我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免联考,国际通用申请制,含金量高,教育部认证学历学位“双证”,每期招生限40人。
经教育部批准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MOE11US1A20121203N)201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与美国杜兰大学 (TUANE UNIVERSITY)合作举办的"金融管理硕士" (TULANE-GSCASS 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