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姐姐

(2022-04-25 10:53:32)

很是想念古稀之年的姐姐,无限的回忆和太多的感慨。

“烟花”肆虐,裹挟着疾风骤雨不停的拍打着玻璃,闯进暖暖的房间,袭扰安然甜美的梦,心跳怦怦加速,惊惧得再也无法入眠。起身打电话给远方的姐姐,寒暄几句,表示我的惦记。姐姐说今年雨水好,收成不会差,盼我们回去过年。放下电话,簟纹灯影,心中无限感伤。

姐姐属虎,今年虚岁72,古稀之年,已是一个外孙子俩个外孙女的老人了。姐姐2个女儿,都在外地成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事业。姐姐大女儿儿子明年中考,生的都是“千斤”,如今也都上幼儿园了,属于小康幸福小家庭。用姐姐的话说:在农村属于上等户,什么都不愁,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孩子在外不用我们操心,还经常给我们寄钱,我一分没花,都给她们存上了;三个女儿比赛似的邮吃的穿的,什么都不缺,就是盼她们一起回来过年,去年闹疫情没回来,今年不知道怎么样。每次和姐姐通话,不管你关心不关心,从家庭到家族,从春种到秋收,从家长里短到屯子里的大事小情,都会不厌其烦给你一一讲一遍。每提及她的三个女婿,姐姐都会发出最幸福最自豪的笑声,她总是说三个女婿不但个子高,最矮的也1米83,还是上等人的长相,不但爱家人尊重媳妇,还会持家理财,在屯子里女婿中算是 “拔头子”了。她们日子过得没比的,孩子也听话,每次视频都让我去她们家住。姐姐爱唠叨,不用话题,自己就会喋喋不休地讲,我也插不上话,不会插话,耐心地听姐姐没完没了讲。

回忆姐姐的唠叨时,忽然想起白居易在62岁时,给满月的外孙女写了一首有趣的诗,叫《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其中诗里面有两句一直广泛流传:“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白居易给外孙女写的“物以稀为贵”不仅是 事物因稀少而显得珍贵,还蕴含着对道德品质、人文品质、文化素养等深刻的认识,充满人生感悟。姐姐文化不高,只上过初中,用她自己的话说,这点文化早都就饭吃了,连字也不认识几个了。姐姐无法给外孙女,外孙子说出什么至理名言或什么金句,但她淳朴的语言也包含深深的爱,唠叨的内容尽管啰嗦,但也是过日子的成功经验。她说:我们过去穷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现在我们也看不了孩子了,更辅导不了,跟不上时代了,我可以出点钱,也算帮她们一把了。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故乡成了远方,早已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处事方式,但内心时常升腾着太多的遗憾与无奈。其实,一个人本来就是没有故乡的,只是居住久了,就会被当地的文化与习俗包括声音所“同化”,你就会在那里安静生活,耕耘日子,那里就成了的故乡。人生有太多的遗憾不时地折磨人的心灵,抽打着麻木的灵魂。怕事业无为,怕不能耀祖,怕壮志未酬,怕一生未能剑指问江山,煮酒论英雄,诗书著年华,怕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怕山盟未现酬红颜而黯淡神伤。怕有何用,人生就是这样充满太多变数。生于斯长于斯但不一定就老于斯亡于斯。放下电话,也在自责,怎么大半夜给姐姐打电话呢,不会影响姐姐的休息吗!尽管心存不安,但还是从电话里感受到了姐姐对弟弟的惦记和想念以及母爱般的温暖。我和姐姐的感情很深,我们年龄相差不大,我没离开家时,有什么事都是找姐姐商量的。记得那是1980年的年底,在我当兵的第三天姐姐就远嫁他乡,我没能参加姐姐的婚礼,实乃终生遗憾。好在把姐姐的大女儿拉到我身边,找到了满意的归宿,算是对姐姐的一种补偿吧。记得在我上高二的时候,姐姐就偷偷的给我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但一直没敢带。当兵带到了部队,由于部队当时不准战士带手表,只好把手表又给姐姐邮了回去。前几年回家,姐姐还拿出来给我看,说这块表我们一直没舍得带,留作纪念。要知道那个时候带手表属于奢侈品,还要托人“要票”买的,记得120元的手表,在那个年代是相当奢华了。现在看来一件极为普通的一件事,却是刻苦铭心,深入骨髓难以忘怀的记忆。姐姐很仔细也很贤惠,小日子料理得也很好,在当地也算是富裕户。每次我回去都像过年一样的招待我,很怕我吃不好睡不好,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出来款待我这个不经常回家的弟弟。姐夫比较木讷,在农村属于老实巴交能干活的一类人,不会说什么,也很拘谨,只是乐呵呵地倒酒干杯。姐姐家还为我单独准备了一套被褥,是姐姐亲自缝制的,只有我回去才拿出来用,我是极力反对,但都是无效的。感谢姐姐一直惦记我,姐姐就是姐姐,她的关心都是女性的细致和周全,关爱都是母亲般的温暖,叮嘱都是一些对不懂事孩子的叮嘱。无论通话也好,回去也罢,总是唠叨要我把脾气改改,酒少喝点,多休息一点,别累坏身体。姐姐的关怀如同母亲一样的细致入微。

让姐姐来大连过一个冬天,享受一下都市生活,再说大连适合老年人生活和居住,更何况姐姐的两个女儿都在大连安家立业,都有自己的房子和事业。姐姐却说:“我是受穷的命,享福就来病,也舍不得我的土窝,有鸡鸭鹅狗都是张口兽,一顿不喂都不行,你们可以随时回来,过年杀猪宰羊,平时宰个鸡鸭上架就抓,不像过去了,要啥没啥。”姐姐虽然文化少,但在村里属于能说会道一类人。每次电话都是姐姐不停的说,我只是哼哈地答应着。我本想介绍一下大连的气候和冬天的特点,叫姐姐一顿鸡鸭鹅狗的介绍,把我想要说的话都憋了回去。但还是把话题抢过来讲起小学时姐姐给我五角钱买小人书挨批的事。那时第一次花八分钱买了一本“无用”的书小人书叫《看云识天气》,偷偷的拿回来,还让父亲批评了一顿,说买点笔本什么的,买“天书”有什么用。天气知识没学多少,但对各种云彩描写倒是印象深刻。

叫姐姐来大连住一个冬天,我是认真的、虔诚的,已不是第一邀请了。为了说服姐姐,我还把大连的气候给介绍了一番,我国位于北半球,而且地方太大,南北跨度大,气温相差悬殊。每年冬季,来自“老毛子”和蒙古一带的冷空气频频南下,家乡首当其冲,就是嘎嘎的冷。大连由于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加之中间有山岭作屏障,大海做后盾,所以受冬季寒风的影响弱,降温程度远比北方小。尽管都是北方,阴冷差异很大。不知道姐姐听进去了没有,只说句了秋后再说吧!我刺激姐姐说“就是舍不得离开你的老窝”和“张嘴兽”。

姐姐是你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给她,她却一直为你牵挂着。亲情是魂灵的圣火,谁也离不开亲情和血亲,不因父母离开而淡化,亲情是最温暖的。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时刻牢记兄弟姐妹的关怀,一辈传一辈,也许这就是普通农家人的家风和美德。姐姐让我们春节回去团圆,姐姐说不出团圆的内涵,但我理解姐姐的良苦用心。因为我懂得,圆满是一种独特的血亲团圆,会使家族的心永远凝聚在一起。

走过风尘,岁月不再温厚。走过岁月,青春不在华少。时光荏苒,不只是苍老了容颜,也让美好的记忆变得越来越重,让浅薄的东西变得越来越轻。漫步在红尘交错的阡陌上,与谁同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珍惜过去的美好,尊重当下。人生一样你必须从容面对生与死,离与合。这种 “必须”与“习惯”不是冷漠与麻木,不是黯淡与疏离,而是经过岁月洗礼后的日积月累的沉淀,更是春华秋实的堆砌。走过岁月,经历沧海,走过桑田,删去繁复,留下清简,裁去冗长,留下素淡,人生的画卷才能生动传神,才能留下不忘。经常念起旧时光,回忆一下兄弟姐们在一起的美好岁月,感受亲情的美好,也让亲情的阳光滋润后人的心田,使家族之舟洒满血亲的光芒;让内心深处的深厚情感,冲破时间空间的阻碍,让心与心紧紧相拥。

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离不弃的夫妻之情,以及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手足之情!亲恩相随,是我们永远的依靠,亲情不会忘,血亲不能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