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心之恋
(2020-08-09 09:32:59)
“紫绶金章绪如潮”。起笔颇有气势,从思绪着笔,为读者预留遐想的巨大空间。
“东去春来岁岁高”。广阔的时空,无奈的离别之情,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积累沉淀。这里将空间“绪”和时间“岁岁”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时间长河的冲刷,是无奈,也是一种通脱,具有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梦念伊人肝肠断”。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此处描写了词人的情感和他的内心世界。伊人究竟在何处,这里勿需考证,但可以确定的说,伊人在他乡事业并不比词人逊色。词人当时似乎得知伊人处境一二,但伊人内心幸福指数词人不得而知,因此在此处点出“念”伊人,担心惦念自己心爱的人是否真的幸福快乐。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恋花怀玉一句预伏一笔。
“恋花怀玉迎料峭”。集中描述出作者多年来对伊人像宝玉一样怀抱着的情景,让人感叹。为世上拥有这样的痴情人而敬佩,更也为伊人有这样的真爱而羡慕。宝玉乃石物,识宝之人视为无价的玉石,不珍惜的人视之为玩石。此句把词人对伊人的恋和爱刻画到极致。词人把“伊人”极为看重,看作花朵,恰似两人在如花似玉的年龄相恋,应该是男才女貌。此处从不同角度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欣赏伊人如花似画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内心为之好奇。“迎料峭”说明两个人在分别之后的奋斗历程的艰辛和困苦,以劳累的身体淡忘情感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与憧憬。
“学海无渊苦寻觅”。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要“苦寻觅”的原因。“学海无渊”,寓意词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找“伊人”,这里与第一句“绪如潮”相呼应,用笔之妙跃然纸上,“苦”点出作词人身心疲惫,滴血入心思念伊人的痛苦,“寻觅”寓意深长,表明词人矛盾心情,如若“伊人”在他乡过得快乐,作者仍会恋花怀玉的默默呵护伊人,为心爱的人幸福而心甘情愿折磨自己内心的苦衷,这是爱的最高境界。上片立足写景描心,为伊人后来的现状出场作铺垫。
“芬芳艳丽他乡娇”。在人生这个历史舞台上,事业有成已为世人的普遍追求以及对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认可。以“芬芳艳丽”写出伊人的事业成就,与词人“紫绶金章”的现状相得益彰,首尾呼应,这也是此诗的绝妙之处。
“纵使天涯各万里,月共一轮寄情遥。”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这里又回到了广阔的空间,爱就是心与心的交织,两颗心无论相隔多远,有心之恋这样爱的期待,彼此能够用心灵遥望,守候着内心的真爱。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天空悬挂,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
诗着一“共”字,极为生动,这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这两句,由天涯、明月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为将来两人相遇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各”和“共”两个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怀人而望月,又因望月而怀人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纵使天涯各万里,月共一轮寄情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亮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思念“伊人”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寂寞的黑夜,思念悠远,有了陪伴,心才暖暖。遥望天空,当我们看到皎洁的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只有心灵的相牵,才是恒久的温暖,此处以明月寓意爱情,爱情的纯洁和永恒跃然纸上。
本词极雄丽之至,横亘时空,既认知事业有成之收获,又极写真爱亦可促进事业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爱的力量。但纵使真爱不能牵手人生,但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事业与爱情,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之中,犹如隐然有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综上所述,“紫绶金章”的动力来源于词人对“伊人”“梦断肝肠念”的思念,伊人的“芬芳艳丽”得益于词人“恋花怀玉”的无形力量的支撑,词人与“伊人”彼此的心应该始终是相通的,该诗词人以“紫绶金章”和伊人的“他乡娇”寓意了两个人经过艰苦奋斗,最终事业有成。
七律·心之恋是“月夜恋花怀玉”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人们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诗词中的题材,但像七律·心之恋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恋花怀玉”和“月共一轮”思潮起伏的“寄情遥”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全诗以“怀”、“寄”着眼,把“玉”和“月”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把“伊人”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最后用一“寄”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而又绵凄凉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此诗言简意赅,构思严谨,语言清俊婉朴,意境超逸,描摹细腻,有柔情似水,“剪不断,理还乱”的妙处,最后为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此诗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凄凉至极。抖笔荡开,思绪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
“东去春来岁岁高”。广阔的时空,无奈的离别之情,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积累沉淀。这里将空间“绪”和时间“岁岁”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时间长河的冲刷,是无奈,也是一种通脱,具有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梦念伊人肝肠断”。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此处描写了词人的情感和他的内心世界。伊人究竟在何处,这里勿需考证,但可以确定的说,伊人在他乡事业并不比词人逊色。词人当时似乎得知伊人处境一二,但伊人内心幸福指数词人不得而知,因此在此处点出“念”伊人,担心惦念自己心爱的人是否真的幸福快乐。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恋花怀玉一句预伏一笔。
“恋花怀玉迎料峭”。集中描述出作者多年来对伊人像宝玉一样怀抱着的情景,让人感叹。为世上拥有这样的痴情人而敬佩,更也为伊人有这样的真爱而羡慕。宝玉乃石物,识宝之人视为无价的玉石,不珍惜的人视之为玩石。此句把词人对伊人的恋和爱刻画到极致。词人把“伊人”极为看重,看作花朵,恰似两人在如花似玉的年龄相恋,应该是男才女貌。此处从不同角度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欣赏伊人如花似画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内心为之好奇。“迎料峭”说明两个人在分别之后的奋斗历程的艰辛和困苦,以劳累的身体淡忘情感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与憧憬。
“学海无渊苦寻觅”。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要“苦寻觅”的原因。“学海无渊”,寓意词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找“伊人”,这里与第一句“绪如潮”相呼应,用笔之妙跃然纸上,“苦”点出作词人身心疲惫,滴血入心思念伊人的痛苦,“寻觅”寓意深长,表明词人矛盾心情,如若“伊人”在他乡过得快乐,作者仍会恋花怀玉的默默呵护伊人,为心爱的人幸福而心甘情愿折磨自己内心的苦衷,这是爱的最高境界。上片立足写景描心,为伊人后来的现状出场作铺垫。
“芬芳艳丽他乡娇”。在人生这个历史舞台上,事业有成已为世人的普遍追求以及对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认可。以“芬芳艳丽”写出伊人的事业成就,与词人“紫绶金章”的现状相得益彰,首尾呼应,这也是此诗的绝妙之处。
“纵使天涯各万里,月共一轮寄情遥。”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这里又回到了广阔的空间,爱就是心与心的交织,两颗心无论相隔多远,有心之恋这样爱的期待,彼此能够用心灵遥望,守候着内心的真爱。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天空悬挂,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
诗着一“共”字,极为生动,这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这两句,由天涯、明月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为将来两人相遇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各”和“共”两个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怀人而望月,又因望月而怀人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纵使天涯各万里,月共一轮寄情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亮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思念“伊人”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寂寞的黑夜,思念悠远,有了陪伴,心才暖暖。遥望天空,当我们看到皎洁的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只有心灵的相牵,才是恒久的温暖,此处以明月寓意爱情,爱情的纯洁和永恒跃然纸上。
本词极雄丽之至,横亘时空,既认知事业有成之收获,又极写真爱亦可促进事业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爱的力量。但纵使真爱不能牵手人生,但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事业与爱情,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之中,犹如隐然有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综上所述,“紫绶金章”的动力来源于词人对“伊人”“梦断肝肠念”的思念,伊人的“芬芳艳丽”得益于词人“恋花怀玉”的无形力量的支撑,词人与“伊人”彼此的心应该始终是相通的,该诗词人以“紫绶金章”和伊人的“他乡娇”寓意了两个人经过艰苦奋斗,最终事业有成。
七律·心之恋是“月夜恋花怀玉”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人们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诗词中的题材,但像七律·心之恋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恋花怀玉”和“月共一轮”思潮起伏的“寄情遥”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全诗以“怀”、“寄”着眼,把“玉”和“月”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把“伊人”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最后用一“寄”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而又绵凄凉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此诗言简意赅,构思严谨,语言清俊婉朴,意境超逸,描摹细腻,有柔情似水,“剪不断,理还乱”的妙处,最后为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此诗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凄凉至极。抖笔荡开,思绪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