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文插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2-11 15:35:02)
标签:

教育

有关于课文插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二级目标的听说读写中这样强调,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者小短文;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习得一门语言不仅仅只是单词、句子、文章、故事,还要了解文本知识背后的东西,如:文化背景等。而获取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也就是我们说的课文插图。

课文插图是对课文内容做形象的说明,是课文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起到加强课文内容感染力和版式活泼性的作用,插图在各学科教材中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亮化了教材形式,活化了教材内容,大大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地展示教材内容和语言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当中,不少教师要么忽视了这些教材资源的存在,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材中文本(单词和句型)部分的教学上,要么虽然在教学中也使用了这些插图,但不够深入考虑图中信息的内涵,照“图”宣科,使得这些教材插图在减轻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打了很大的折扣。

课文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本信息精密结合,是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形象直观的图画描绘了一定的情境、语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情节,便于学生感知、认识、理解和记忆,同时为语言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这些插图是精心设计的,是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有一定用意的。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从教、学两个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素材和工具,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运用好插图,发挥好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呢?)

小学英语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课文插图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弥补课文中文字描述的不足上,并且与小学生英语学习有着密切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解读插图,合理利用各个板块中的插图资源,在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设置不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让学生在插图的帮助下,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一、读前——以图为“境”,引入文本

1.利用插图激发兴趣

英语我国非母语语言,大多小学生作为入门者对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英语教学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境”。内容丰富多彩的课文插图,符合小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直观地反映教材的主题,从感官上俘获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语言词句变成形象有趣的图画,激发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例如三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 Hes a doctor. 三年级下册Module 2 Unit 1 They are monkeys,插图就是主题。还有三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I like football.中,这些课文插图很直观,直接反映教材的主题,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插图中获取语言知识。

2.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课前在学生不知道文本内容的情况下,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讨论,猜测发生了什么事,图中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试着用学过的词汇描述其中的内容。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出课文情境,导入新课。例如,刚刚的Are you feeling bored?师利用插图,猜测Lingling的情绪,学生展开联想,根据旁边的小图,看出奶奶生病住院了。学生理解了Lingling不开心的原因,同时运用课文插图加深对新单词ill的理解。又如,在学五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1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时,我先出示Activity 3的两幅插图,请学生观察many years ago与现在生活有哪些不同,从插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车子和房子发生了变化,然后出示AmyLingling对话的插图以及电视上老夫人与记者对话的插图,让学生猜测一下对话的内容,他们在说些什么呢?再提出问题:想知道老夫人许多年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又如五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上课伊始,让学生Look and say. Whats the email about? 巧妙利用课文插图引出主题English food.再追问What English food did Lingling have?学生通过观图预测,先讨论都有哪些English food.然后再进一步阅读、核对答案,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兴趣高昂。

在五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1 Where did you go?,上课之前通过四年级下册Module 2 Unit 2Its very old的课文插图导入,过渡到课文主题Where did you go?再观察插图,Daming Lingling 在通电话,通电话时会有哪些用语呢?引导提问:How are you ?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等等,利用插图复习导入,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3.利用插图预测内容

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大胆的对内容进行预测,从而使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其实,很多插图中都直接的呈现了结果。比如在四年级上册Module 5 Unit 1 Can you run fast?这篇课文的插图中,当老师问“Who can run fast?”时,学生通过插图就很轻松的回答“Sam”。同时老师很自然的提出第二个问题“Who is the winner?”学生也能轻松对答“Sam”。这一课的插图就很直观的呈现了结果。而有的插图需要展开想象,大胆的进行预测。比如五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Mum bought a new T-shirt for me.这课的插图,图片上呈现的是SamAmy正在争执一件红色的T恤。根据插图的情境,我这样提问引入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is Sam speaking? What is Amy speaking?让学生猜测他们正在说些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Sam 的话“Its mine. Amy也有可能在说“Its mine.”这便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并让学生猜测Whose T-shirt?这到底是谁的T 恤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判断,让学生从“看图预热”到“听文验证”。学生渴望知道他们预测的内容是否与教材内容一致,从而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会更认真、更专注。

又如五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1 Its big and light.观察课文插图,原来是因为Linglings bag is broken. They need buy a new one.引出各式各样的包包,引领学生思考讨论关于包包的Size. Color. Weight. Price. And others. Which bag will Lingling choose?

再看到四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这一课,在对话的边上都搭配了相应的小图展现情景,AmySamTom分别做了什么看得清清楚楚,根据插图可以预测到文本内容,引导回答Who helped Mum? What did they do?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判断。当然,通过直观图片的猜测,所获取的信息会有不完整,不论答案对错,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语言得到充分的训练。插图为学生的想象支起一个支点,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潜力。

二、读中——以图为“景”,阅读文本

理解文本内容是阅读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教材中所配的插图紧随语言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境,使文本语境更为丰满。在读中借助插图,可以帮学生有效地理解语篇内容,加快提取信息的速度,抓取语篇的关键信息,为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 借助插图,创设情境,提高理解能力

“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这句话充分强调了插图形象直观的重要性。插图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使各种感官如眼、脑、耳、口、手共同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感知材料,理解课文。运用插图是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是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插图是联系文本的纽带,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让学生体验当时的情境,仿佛自己也就是图中的一员,自己在那种情境下会说些什么呢?我们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唯有让学生观察插图进行体验式学习,学生们才能习得最为纯正的语言,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Are you feeling bored?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课文插图,寻找Lingling心情变化的原因,How is Lingling feeling? Why is Lingling feeling happy now?插图呈现情境,帮助理解运用语言。

英语教材中虽然有许多的插图,但这些插图都是一些静态的图片,如果我们能将这些静态的图片转化成动态的,转化成以学生自己为主体的,让学生直接参与进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那么,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兴趣倍增,积极参与。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2How much is it?”这一课,在活动6Do and say”中,一个小女孩在卖玩具,一个小男孩正在向她询问价格。在教学中,如果老师指着插图给孩子们讲小女孩在说什么,而小男孩在询问价格时又该怎么样问,我想这样的讲解一定会非常的无趣。于是我根据插图,把它设计成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卖场,让一些孩子充当售货员把自己的玩具,看过的书,文具等拿来卖,而另一些孩子则是顾客。售货员在面对顾客时一定要热情的说“Can I help you?”,而小顾客们则根据自己的喜好说“I like ……How much is it?”小售货员们需要回答价格,比如seven yuan.顾客们可以选择要或者不要,I want it, please.小售货员们在给顾客商品时,很自然会说“Here you are.”顾客也会非常有礼貌的说“Thank you!”整堂课充满了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的英语对话声,孩子们在这样愉悦的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并复习巩固了本课的重点“How much is it?”,并且会更加熟练的运用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了,更让我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自从这堂课后,孩子们变得更有礼貌了。由此可见,我们对插图的运用要结合实际情况,挖掘课文插图的内涵,不断的变幻呈现方式,这样一定会比传统的单调的讲授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还有小学生作为英语启蒙阶段,听力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课本上和考卷上不少听力训练都配有插图,以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没有图的帮助,学生很难捕捉有用的听力信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听力让其观察插图,利用插图来猜测听力内容,插图能提供直观线索,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地猜测或预测,进而让学生在听材料时做到心中有底,让小学生快速进入听力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听音,并拓展学生听力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借助插图,把握整体,突破重难点

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例如四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Do you want some rice?这课,先出示本课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上的两个人物,Amy和大明。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们两个。今天他们两个会谈论什么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接着再指到图片左边的一个小商店,提问Whats that? 学生们回答Its Chinese fast food.学生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今天要谈论的是中式快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生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大意。直观的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想了解整篇故事,习得重点语句。

接下来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接着出示第二张图片,两个小朋友正在谈论米饭。大明看着米饭会怎么问Amy?观察Amy的动作,表情,Amy会怎样回答呢?出示图片就把学生们带入了情境,学生们会积极思考。学生思考后,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重点句型,然后跟读,这是对学生们思考的结果做出一个核对,生跟读句型“Do you want some rice?”学生们了解了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要问其他人要不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既然问了问题就要得到别人的回答,通过观察Amy的表情与动作,学生能够猜出Amy会说“No.”教师再次播放录音,Amy的回答,学生跟读句子“Nothank you.”学生们了解了在别人问你要不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这样礼貌的拒绝。通过观察插图,学生们自然习得重点句型:“Do you want some rice? Nothank you.

故事中的重难点一般与插图是密切相关的,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对插图中人物将说的话进行猜测、预测,这样可以降低文本的难度,从而突破重、难点。插图为学生思考提供了资源,提供了情境。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对文本进行猜测,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掌握,从而会正确使用重点语句。学生能自己说出一些重点语句,使用这些句子,说明他们对这节课的重点已经掌握。学生自己习得的知识比老师教授得到的知识记忆会更深刻,而且能更好的使用。

我们再回到Module 4 Unit 1 Do you want some rice?的第三幅图,它在这里渗透了文化背景,两个小朋友看见了一个厨师,他正在做面条,由于Amy来自英国,她没见过做拉面,于是她询问大明whats he doing?大明回答“Hes making noodles”这一段有一个新单词make, 词组making noodles.通过图片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他们看见做面条的师傅,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每幅图片层层递进,慢慢的让学生了解故事的线索。他们两个小朋友接下来怎样谈论面条呢?课文的第四幅图,学生们观察到Amy和大明面前有两碗面条,我让学生两人一组,预测大明和Amy会说些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回顾前面学过的句型,猜测大明会说些什么,Amy会说些什么。因为第二幅图已经让学生们体验了怎样询问别人要不要某物,并作出回答。这幅图的语言情境也是相同的,那么学生需要自己预测故事中人物要说的话,也就是要运用刚才所学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刚才所学,并加上自己的思考,然后说出来,这就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学习了并且还要会运用。学生们再一次操练重点句型,“Do you want some noodles?” 用Yesplease.来回答。

第五幅图两个小朋友在谈论两碗面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测是什么面条,Amy想吃哪碗面条?这里的文本就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道了面条里有番茄和鸡蛋,土豆和牛肉,习得新单词tomatoeggpotato.短语表达noodles with tomato and egg, noodles with potato and meat.教师通过叫学生猜测、预测,突破本课的难点。

又如六年级下册,在学习Module 3 Unit 1 The sun is shining时,我就充分利用 Activity 1Activity 2的两幅课文插图,反复进行操练Be+Ving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一语言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能在插图的辅助下,抓住重点,从观察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通过对图片画面的感知,加大口语交流的实践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巩固和强化本节课所学知识,实现语言的真实性和交流感。

3. 借助插图,辅助理解,梳理知识

课文插图不仅起到点缀作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四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1 There is horse in this photo .在复习巩固阶段,我就利用Unit 1的课文插图和Unit 2 Activity 3的插图对There isThere are 句型做对比练习,同时将本模块的知识进行梳理。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些什么?什么时候用There is,什么时候用There are。以此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又如四年级下册Module 10 Unit 1 Did you fall off your bike?,课文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在DamingAmy Lingling描述昨天发生的事的对话边上,搭配了相应的小图展现情景。这几幅小图像连环画一样,将故事情节完整串联,我先出示图一,指导学生思考,猜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What happened? Did you...?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随着语篇内容的推进,我将课文中标注Daming说话内容的小图,按事情发展顺序一一出示在PPT上,并给图片标上序号和箭头,配上简短的词句进行描述,巧妙地将插图转换为思维导图,把各个场景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图,学生通过观察导图,能自主地完成故事内容的建构,从而可以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回顾、复述语篇内容。

4. 借助插图,关注细节,拓展延伸

    要让插图真正起到作用,教师必须进行读图指导,可以围绕图片提问,引导学生针对性的观察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时,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1 What are they doing?在活动1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问“What can you see?”学生回答“monkey” “two monkeys” “boys and girls” “football” 还有学生想起了“tree”这个单词,这些回答都非常好。凡是他们看到的,都可以引导他们用英语说出来。记得当时还有学生指着雨伞和收音机问我“Whats this?”望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睛,我非常欣喜于他们的求知欲。在这一环节中不仅对已学单词进行了复习巩固,还拓展了两个新的单词。接着再提问“What color is it?”  Where are the monkeys?” “Where are the children?”这些都是已学过的句型,但学生已忘得差不多了。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最后再通过“What are the monkeys doing?”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引入正在进行式的练习。通过这样由单词到句子,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提问,让孩子们既复习了单词,又巩固了已学句型,这样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就水到渠成了。

三、读后——以图为“路”,运用语言

听、说、读、写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读后的说和写不仅能巩固和检测所学文本的目标语言,也是对对话的拓展和运用。

1. 以图促说,发展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参与英语交际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让他们把看到的大胆的说出来。教材中一幅幅生动、形象而有趣的图片,是课文内容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教材不可多得的好资料,是训练语言的凭依。Are you feeling bored?抓住Lingling心情的变化,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进行语言的输出活动,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回到四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Do you want some rice?我将本课的插图一起插入在PPT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提示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描述一遍今天所学的故事。(看图):Amy and Daming are in the park. They see Chinese fast food. They see some rice. Daming asks AmyDo you want some rice?Amy saysNo, thank you. Then Amy sees a man. She asks Whats he doing? Daming says Hes making noodles. Daming asks Amy Do you want some noodles?Amy saysYes,please.And here are noodles with tomato and egg and noodles with potato and meat. Daming asks What do you want?Amy says nooles with tomato and egg,please.At last they sayMm, its very nice.

又比如刚才的Module 10 Unit 1 Did you fall off your bike?,可以出示上一环节的思维导图,打乱图片顺序,请学生将这几幅小图重新排序,并与所对应的句子进行配对,然后以故事转述者的角度,用they为主语讲述故事。利用插图所构成的导图为学生搭建讲述故事或者表演故事的支架,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现象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有五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可以让学生仅仅根据图片,讲述课文内容。

通过这样的复述,学生们基本将课本上的插图记住了,不看图片他们都可以复述出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使用插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 依图学写,发展书面写作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二级写的技能目标做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确实,对学生来说,这项技能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教材插图就是很好的素材。结合插图进行英语的写作训练,就是通过给学生呈现生动,鲜活的图片,将学生带入描述的情景。如此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在写作表达过程中让图片与英语思维、表达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顺利输出目标语言,达到活用语言的目标。

例如四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在完成教学后,利用文本插图用PPT为学生提供了以下框架

课文插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四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作,相对比较困难,教师在安排写作任务及为学生提供素材时,应做到“源于文本,高于文本”,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写作任务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 

  又如六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 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 直接利用课本上的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非常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特别指出:英语课程资源既有课外的资源也有课堂资源,要求英语教师注重对课程资源的深入研究,多开发,多利用课程资源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语言能力。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直觉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插图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然、真实的表达,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意味着英语教学中必须使用插图,由于课本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在视觉上分散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注意力,也会有干扰作用,尤其当课本插图设置不够合理或者与课文不匹配时,这种干扰作用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英语课本插图,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插图,取长补短,丰富课堂内涵,使课文插图这门艺术更有效地运用于英语课堂。

教学不止,探索不息。We are always on the wa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