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联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分类: 示范课例 |
读写思辨 崇理言志
为持续推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与研讨,深入检验必修教材单元任务落实的实践与探究;也为增强省级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进阶策略研究》的区域辐射功能,驱动学生阅读素养和人格品质的进阶与提升,2024年5月31日下午,我校语文组与安庆七中、安庆九中、秀山中学语文组在田楼五楼录播室成功举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联片教研活动。安庆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周泉莅临活动指导,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小强,副校长郭斌,教研室主任吴根福出席活动。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张军主持,学校语文组全体成员、徐耀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与活动。
活动分为课堂教学观摩、微专题讲座、交流发言等三个环节。
http://www.aq10.net/mongo1/c1fb9dfbb0e542179ff1802d07fb21a7.jpg
http://www.aq10.net/mongo1/58e6e30097c545ce8b5873d9e02bb93c.jpg
秀山中学桂娉老师执教课题推进课《世事沧桑自有尽 顽石情痴空悲切——<</span>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贾宝玉形象分析》。桂老师由《红楼梦》的判曲《枉凝眉》引出贾宝玉的形象特征——“美玉无瑕”, 而后从描写方式和情节设计两大角度对贾宝玉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第三回、第十五回、第二十三回等都有对贾宝玉的相关描述,桂老师以简约的人物卡片方式,展示了贾宝玉的出身、相貌、名号、评价及结局,并引导学生基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其基本特点——“青春”、“多情”、“风流”、“叛逆”等。第二阶段,桂老师围绕贾宝玉的六大主要事件:抓周,摔玉,题额,读书,挨打,撰诔,将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深层次探究了贾宝玉的精神特质。整本书阅读贵在“整”,在探究过程中,桂老师尤其注重文本的整合意识,通过一系列经典场景的师生共读,贾宝玉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圆融:反对奴性,追求自由,渴望男女平等,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最后,桂老师以两首《西江月》为例,对贾宝玉形象进行了拓展解读,并结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指导他们从历史和文化的向度,思考经典人物的现实观照意义。
http://www.aq10.net/mongo1/f58c71662a174e9da05e2a83f7220901.jpg
安庆九中刘远老师开设《<</span>红楼梦>——一曲青春的悼歌》微专题讲座。刘老师首先指出了当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快速浏览内容,忽视文本细读,并结合文言文阅读的诸多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与隐忧。其后,刘老师以“青春”与“悼歌”为关键词,引领学生走进恢弘深邃的“红楼”,领略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旷世辛酸,并重点挖掘了黛玉之泪的多重意义:对于宝玉而言,黛玉之泪是抗争;对于女性而言,黛玉之泪是控诉;对于作者而言,黛玉之泪是映照。在某种意义上,林黛玉的眼泪,就是最悲怆的青春悼词。在此基础上,刘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的核心在于回到文本,感悟文本,研讨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理解经典作品的内涵与价值。进而,刘老师提出整本书阅读的四个特点:一是认知的个体性,二是语言的沉浸性,三是内容的整合性,四是探究的深度性。
http://www.aq10.net/mongo1/467c9999703b461d8c478f2102cfd875.jpg
安庆田家炳中学曹俊敏老师作题为《找准阅读支点 撬动厚重经典》的交流发言。《红楼梦》是一部大写的鸿篇巨著,内容繁复,人物众多,高中生读这样信息密集的作品,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必要字字推敲,以点带面,窥斑知豹,尤为重要。曹老师借用物理学的“支点”论,结合统编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阅读指导,围绕如何找准《红楼梦》的阅读“支点”,分享了一些个人观点。他认为,阅读“支点”不是唯一的,而是因“读”而生的,它可大可小,或多或少,一个人物,一处场景,甚至一个细节等等,都可能是阅读的“支点”。例如,有人说《红楼梦》里有“吃不完的饭,作不完的诗,没个完的笑”,书中涉及“宴会”的回目很多,这些宴会就是很好的阅读“支点”,可以根据宴会内容,开展主题阅读,如“生日宴会见性情”、“游赏宴会秀才情”、“节日宴会显盛衰”等,通过种种宴会,可以读出人物的命运走向和家族的境况变化。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支点”;即使同一读者,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阅读“支点”也不尽相同,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http://www.aq10.net/mongo1/5f27e10170f34fa38e90dda5773ce5bc.jpg
春色易逝,红楼梦长。在教研室张军副主任简洁精当的总结陈词中,本次《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研活动圆满落幕。联片共读,跨校同研,不仅有利于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也有利于提升一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期待下一次相聚,再话红楼。(撰稿:曹俊敏 摄像:徐耀 初审:吴根福 终审: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