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1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
古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朗读、诵记,丰富积累上。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诗中进行情感体验,接受熏陶,增强语感,提高品味。而诗是表达人类情感最好的语言方式,所以古诗教学的第一要义就是“读”。怎么个读法?我想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是:
1、层层拔高的读。
《题临安邸》这首诗是本节课重点的教学内容,我分了五个步骤开展教学: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节奏;三读,读懂诗意;四读,读出情感;五读,学会诵读。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朗读的水平在在逐层提高。
2、文道合一的读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疏通诗意,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那么,如何将自己理解的内容和体验的情感表达出来?我尝试着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巧妙地融入古诗的教学之中。不仅让学生读懂了什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好这首古诗。“节奏”、“起伏”、“疏密”是朗读古诗的三个重要的要素,边读边引、边教边学,学生自然也就会读了。同样,在拓展阅读时,这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样运用于《满江红》的朗读中。指导学生如此反复朗读吟咏,能进一步领略诗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
前一篇:《示儿》教学反思
后一篇:《己亥杂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