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19-09-26 09:14:14)
标签:

杂谈

分类: 19-20学年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并借此进行拓展,介绍路甬祥。接着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习文章的第3、4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最后引出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波兰特罗素说的话,结束课文。

讲完课,细细思量,认真总结,现反思如下:

1、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技生活的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2、在学生了解的20世纪科技发展成就的同时,给学生推荐路甬祥所编《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百个瞬间》一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抓住训练点,进行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3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的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的有关资料,又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什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交流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听说能力。

4、教学中设计学生根据所讲课内容进行自主板书,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不仅学生的书写得到锻炼,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这种方式不被所有老师认同,还需商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