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8-12-19 16:02:13)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一、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就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进行说明和要求,第一次将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到国家层面、政府层面。邯郸市教育局也多次提出要减轻中小学作业负担。这样的教学环境一定程度上督促了教师对于作业布置的研究,提高了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为了进一步规范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申请了“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我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初中语文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问题,研究如何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来设计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趣味化、艺术化、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可以把知识的联系、巩固、深化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作业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起来。 实践意义: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能转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课题研究的现状 任晓冰在《例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谈到,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目前语文教学界对于作业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就更少。虽然目前有一些教师进行了设计新型作业形式的尝试,但只属于局部、零散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学生对待新型作业的态度又重新回到传统的作业态度观中。许多教师对于作业尚未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作业设计的整个流程缺乏整体的认知。
4. (1)课题名称的界定 作业,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之后布置的需要学生完成的练习任务。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完成情况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直接反映。
从作业的形式来看,通常可以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作业有效性,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作业形式单一,效果低下,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旨在通过改进语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评价等环节,建构起与新课改相适应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作业模式,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
||
2.研究内容 (1)农村初中语文作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调查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态度、完成情况、反馈情况。
(2)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研究 本着 “少而有效”的思想,着重研究以下内容: 作业设计如何讲究趣味性; 作业设计如何体现层次性; 作业设计如何注重实践性; 作业设计如何加强综合性; 作业设计如何体现人文性; 作业设计如何渗透开放性。 以期从各个层面与角度实现作业的有效性。
3.研究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了解学困生作业倦怠的原因,然后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借鉴已有成果,有目的的实验、探究,进行理论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设计中去,设计出趣味性,实践性强,多层次、多形式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缩短书面作业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家庭,融入社会,组成互助小组,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去完成作业。
4.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真正了解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态度和要求,结合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和减负目标,认真分析研究,设计研究方案。 (2)文献研究法。认真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
||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本课题拟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学习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 1.围绕研究内容查找、整理有关材料 。 2.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写好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方案研究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19年5月) 1.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摸底,并写出分析报告。设计学生的问卷,侧重于调查学校作业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体验及态度。(1月) 2.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书籍,探讨出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并撰写心得。(2月) 3.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上好课题研究课,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随笔。(3-4月) 4.每周展示近期优秀的作业设计形式,展览出色的学生作业,并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的问题和产生的想法以此来进一步促进课题的平稳进行。(5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9年6月) 1.搜集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优秀案例集、“我最满意的作业设计”。 2.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反思。 3.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四)参考文献
1.《语文作业系统的设计原则》
2.《新课标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实例》
3.《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实践和研究》李子建、梁振威等编 |
||
(五)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
||
时间(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2019年1月 |
调查、分析学生做语文作业的现状 |
报告 |
2019年2月 |
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和杂志 |
心得 |
2019年3月 |
上好课题研究课 |
教学设计 |
2019年4月 |
上好课题研究课 |
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
2019年5月 |
展示优秀作业设计 |
手抄报 |
2019年6月 |
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反思 |
反思 |
2019年6月 |
撰写结题报告 |
报告 |
|
|
|
|
|
|
|
|
|
|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
职称、职务 |
工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