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18-12-02 07:50:40)
标签:
教育 |
摘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学生是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自始至终贯穿体育教学中。
一、德育是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
体育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既要育体,又要育心,始终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一个国家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发展未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富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中学生活泼好动,热爱体育活动,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表露出来,体育教师可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德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德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也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体操可培养学生果断、自控能力。体育游戏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如长跑时出现“极点”,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篮球比赛中侵人犯规,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接力比赛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本身就在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2、德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广泛,课堂常规尤为重要。因此体育课堂上,整队集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调动;组织学生布置场地,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的相互保护与帮助;这些都包含着德育教育因素。对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敬老师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3、德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激励学生力争上游,不怕困难,奋勇拼搏;评比能使学生意识到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学生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三、实施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方法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课堂常理是落实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渠道。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成为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典范。
2、结合不同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教育
体育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实施教育。通过理论课讲授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奥运史、名人与体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队列队形练习对学生进行步调一致的教育,养成听从指挥的习惯;球类比赛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田径运动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的教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任务,确保德育任务的圆满完成。
3、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意志、兴趣的心理交流。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产生师生间情感交流。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学练,尝试探究的前提条件,学生置身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之中,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性油然而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高高在上,让学生敬畏三分,教学语言总是命令式的,那么,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主动性消失。德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4、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表现都显露出来了。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接力比赛时有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而有的学生表现出不负责任,知难而退。长跑时,有的学生咬紧牙关,竭尽全力,拼到终点,有的学生望而止步,半途而废。针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及时表扬、教育,热情地激发,耐心地引导,把德育教育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责任,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有创新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才会收到最佳效果。